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9  浏览次数:570次

      作者:孙广范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医院,广东中山 528425

      【关键词】 妊娠;子宫肌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3%~0.5%[1]。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的增多,孕期B超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肌瘤生长部位不同,可对妊娠、分娩及产褥期造成不同影响,故处理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母儿健康。现收集我院1996年6月~2006年6月期间住院分娩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996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接诊分娩孕妇11084例,其中剖宫产2739(24.7%)。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2例(0.65%)。年龄20~44岁,平均30.6岁。≤30岁者26例,占36.11%,>30岁者46例,占63.89%。孕周37~42周,初产妇61例,经产妇11例。有自然流产史者8例,本次先兆流产史者4例,2例在孕24~32周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症状,考虑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经保守治疗有效继续妊娠。

      2.肌瘤发现的时间

      孕前经妇科检查及B超发现9例,其中1例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史,产前检查发现18例,产后检查发现3例,剖宫产术中发现42例。

      3.肌瘤种类和部位

      肌瘤种类:浆膜下肌瘤41例,肌壁间肌瘤29例,黏膜下肌瘤2例。肌瘤部位:子宫前壁42例,子宫底部10例,子宫后壁15例,阔韧带2例,子宫下段3例。其中单发47例,多发25例。

      4.分娩情况

      72例中经阴道分娩12例,其中自然分娩10例,吸引产2例。产时平均出血量195 ml,出血量≥500 ml 2例,均为黏膜下肌瘤顺产后出血,最多出血量达800 ml。剖宫产60例,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2例,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8例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3例为子宫下段肌瘤,2例为子宫阔韧带肌瘤,2例为合并前置胎盘及1例为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手术平均出血量330 ml,出血量≥500 ml 3例,2例为合并前置胎盘,1例为胎盘早剥。最多出血量达1000 ml。出血量估计均采用称重法和容积法。

      5.剖宫产指征

      合并子宫肌瘤13例,占21.67%;合并产科因素47例,占78.33%。其中产程异常18例,胎儿窘迫9例,臀位7例,产道梗阻2例,瘢痕子宫3例,前置胎盘3例,胎盘早剥1例,高龄初产4例。

      6.病理诊断

      经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其中肌瘤无变性28例,玻璃样变性8例,红色变性16例。

      7.产后随访

      产后42天复查,阴道产与手术产在子宫复旧、恶露持续时间及产褥经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有随访记录的19例患者中,2例阴道产者及5例单纯剖宫产者因肌瘤增大而于术后2~5年行肌瘤剔除,余12例未发现新肌瘤或肌瘤无增大而在继续观察中。

      讨 论

      1.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多见于30岁以上的妇女。本组72例中,30岁以上的46例,占63.89%。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在子宫壁上触及突起的肌瘤。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蒂扭转等情况时临床有相应症状发生,对于产前已有子宫肌瘤病史或有子宫肌瘤剔除病史者,诊断不难,但妊娠后子宫逐渐增大,当肌瘤随子宫增大逐渐移动到子宫前上壁、宫底、子宫后壁时不易触及,而前壁肌瘤易与儿头或肢体相混淆,且妊娠期间子宫肌瘤变软、变平,影响触诊时的判断。而B超所见子宫无完整包膜,因此易于漏诊。本组有42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现合并肌瘤,孕期漏诊率高达58.33%(42/72),故建议加强孕期B超检查,提高产科检查及B超检查的确诊率。

      2.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

      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可因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不同而异,直径>5 cm的肌瘤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增加。宫颈肌瘤及宫角肌瘤常影响精子或受精卵通过,引起不孕;肌壁间肌瘤突出于宫腔,黏膜下肌瘤占据宫腔,使宫腔变形,宫腔压力增大,易造成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也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2]。另外,肌瘤可使内膜相应部位蜕膜组织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孕卵着床和胎儿发育,导致前置胎盘。据文献报道,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24%~1.57%[3]。Corondao等报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胎盘早剥及胎儿臀位的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4倍,孕早期阴道流血及产时宫缩乏力是正常组的2倍,剖宫产率达6倍[4]。

      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方式的选择

      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肌瘤大小、部位及有无产科并发症而决定。对于中小肌瘤,如不影响产程、不阻塞产道者可试行阴道分娩,但其第二产程有明显延长趋势。由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易发生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道阻塞、宫缩乏力等,造成难产和围产期合并症,因此对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者,剖宫产指征宜适当放宽,而不应顾及手术难度及出血量较多勉强阴道分娩,特别是子宫肌瘤较大或阻塞产道时,选择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比较恰当的[5]。

      4.剖宫产时子宫肌瘤的处理

      剖宫产术中是否需要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目前尚有争议。不主张者认为由于妊娠子宫肌瘤血供丰富,肌瘤界限不清,易引起出血及感染,另外产后激素水平下降,可使肌瘤减小[6]。但我们认为剖宫产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且肌瘤剔除后,不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复旧。在操作时,应先行剖宫产后剔除肌瘤,并采用催产素在肌瘤四周及基底部封闭注射后再做肌瘤剔除,在找到肌瘤与宫壁的分界后予以分离,可采用边分离边结扎包膜血管的方法,逐步将肌瘤剥出,以减少创面出血。本组52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均未引起产后出血。而本组产后出血患者中2例为足月妊娠并黏膜下肌瘤顺产后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另3例中2例合并前置胎盘,1例胎盘早剥引起产后出血,而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靠近子宫动脉、输尿管、血管丰富的肌瘤,如估计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易损伤输尿管等,应谨慎对待。本组中子宫下段肌瘤3例,阔韧带肌瘤2例未行肌瘤剔除术。因此,在无合并心衰、休克、DIC等危重病例时,可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影响较大,需加强对孕期的检查及管理。根据不同孕周、肌瘤的大小、部位及并发症的情况,给予合适及时的治疗,尽量减少对母亲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乐 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

      [2]洪秀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7):430-431.

      [3]乐 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5-138.

      [4]Corondao GD. Complcications in pregancy,laborand delivery with ucerine leiomyomes;A population base study [J]. obstet Gynecol,2000,95:764.

      [5]何萃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0,15:84.

      [6]唐良萏,卞度宏.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2):65.

    ↑上一篇:186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手术治疗体会
    ↓下一篇: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159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