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8例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790次

    作者:施仲义

    作者单位:温州市中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L?鄄OHP)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L?鄄OHP 130mg/m2,静脉滴注2h,CF 150mg/m2,静滴d1,5?鄄Fu 400mg/m2,静推d1+5?鄄Fu 2.5g静脉输注70h,每21~28d为一个周期,两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全组28例可评价病例,CR 1例,PR 8例,SD 10例,PD 7例,总有效率为22.2%。初治病例中有效率为35.3%,而复治病例中为27.3%。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1个月(28天~13个月)。常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血液学毒性及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进一步使用。

    【关键词】  胃肿瘤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醛氢叶酸 药物治疗

      胃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但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就成了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应用奥沙利铂(L?鄄OHP)联合醛氢叶酸(CF)和氟尿嘧啶(5?鄄Fu)治疗晚期胃癌28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病例均为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住院病例2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晚期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或术后转移复发的患者,均有可测量病灶,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5岁~74岁,平均56.3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1例,黏液腺癌2例。肝转移13例,肺转移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例,腹腔内转移7例,同时存在2处以上脏器转移者8例。初治病例17例,复治病例11例,既往治疗用药有5?鄄Fu、ADM、MMC、DDP等。全部病例化疗前体力状态PS(ECOG)评分为1~2分,估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肺功能均正常,无化疗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L?鄄OHP 130mg/m2,静脉滴注2h,d1;CF150mg/m2,静滴,d1~3,5?鄄Fu 400mg/m2静脉推注d1+5?鄄Fu2.5g持续静脉输注70h。每21~28d为一周期,化疗前常规预防性应用5?鄄HT3拮抗剂止吐,如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则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鄄CSF)治疗,至少完成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客观疗效按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SD)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RR)。

        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自治疗开始至肿瘤病灶出现进展的时间。

        毒性评价标准:毒性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标准。

        2 结 果

        2.1 近期客观疗效

        全组可评价疗效的病例共28例,CR 1例,PR 8例,SD 10例,PD 7例,总有效率(RR)32.2%。其中初治患者中CR 1例,PR 5例,总有效率(RR)35.3%。复治患者中无CR,PR 3例,总有效率(RR)27.3%,其中PD的病例中有2例在化疗1个疗程后即出现疾病进展。从转移部位来看,CR 1例为术后单纯的腹腔淋巴结转移;PR的病例为肝脏转移2例,肝脏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

        2.2 疾病无进展时间(TTP)

        TTP 28天~13个月,中位TTP为5.1个月。单纯腹腔淋巴结转移达CR 1例TTP时间最长达13个月。

        2.3 毒性反应

        常见毒性反应有Ⅰ、Ⅱ度恶心呕吐9例,Ⅰ度腹泻7例,Ⅰ度口腔炎5例;白细胞减少24例,其中Ⅰ度8例、Ⅱ度12例,Ⅲ度5例,Ⅳ度1例,其中Ⅲ~Ⅳ度毒性的均为复治病例;Ⅰ度血小板减少11例;外周感觉神经毒性9例,其中Ⅰ度6例,Ⅱ度2例, Ⅲ度1例。其它毒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

        3 讨 论

        对晚期胃癌的化疗,目的是控制原发肿瘤和转移病灶,争取尽可能地消灭癌细胞,减轻病人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以5?鄄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历史已很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常用的FAM(5?鄄Fu、ADM、MMC)方案,由于缓解率低且毒性较大,目前已少有应用。EAP方案(Vp?鄄16、ADM、DDP)及ELF方案(Vp?鄄16、CF、5?鄄Fu),已有报道有效率达50%~60%以上[1,2],但毒性反应也很大,相当多的病人不能耐受。

        近几十年来5?鄄Fu仍一直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只是在给药途径和方法上作了改进,目前认为持续静脉灌注是毒性最小、疗效最好的一种给药方法,醛氢叶酸(CF)是生化调节剂,在细胞内代谢成亚甲基四氢叶酸(CH2FH2)与5?鄄Fu代谢产物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dump)和胸苷酸合成酶(TS)结合成牢固、稳定的三元复合物,大大增强5?鄄Fu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常将CF与5?鄄Fu联用,以提高疗效。奥沙利铂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的第三代铂类化疗药,早有报道该药与5?鄄Fu联合应用治疗大肠癌疗效显著,两药具有协同作用。近几年报道用这一联合方案治疗胃癌,疗效有明显提高。我们以CF+5?鄄Fu+L?鄄OH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从本文资料看,这一方案对晚期胃癌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有效率32.2%,疾病无进展时间(TTP)28天~13个月,中位TTP5.1个月,但比国内有些报道相对较低[3],是否与本组病例复治病人较多有关,有待进一步分析。本组资料提示初治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复治患者,在初治病例中有1例达到CR,而复治病例中无CR病例。从转移部位来看,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疗效较好,肺转移疗效最差,是否同5?鄄Fu的药物浓度及TS酶、TP酶和DPD酶的分布不同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毒性反应来看,常见毒性反应有消化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但大多数为Ⅰ~Ⅱ度,Ⅲ~Ⅳ度毒性的均为复治病例,可能同患者经多次化疗后骨髓储备能力较差有关,但经对症初理后均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治疗;另外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发生率也较高,同L?鄄OHP药物本身有关,经加强宣教和预防后不影响治疗,其它毒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病人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从本文资料看,以CF+5?鄄Fu+L?鄄OH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特别对初治患者及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均较轻,病人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参考文献】  [1] Preusser P, Wilke H, Achterrath W, et al. Phase Ⅱ study with the combination etopside, doxorubicin,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easurable gastric cancer[J]. J Clin Oncol,1989,7:1310-1317.

    [2] Wilke H, Preusser P, Fink U, et al.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J]. Semin Oncol,1990,17(1,Suppl 2):61-70.

    [3] 张红宇, 吴昌平.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J]. 中国肿瘤,2005,12(7):485-486.

    ↑上一篇:鼻咽癌魔十字调强适形放疗操作技术
    ↓下一篇:肺癌胸膜全肺切除手术技术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