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694次

    [摘要]目的:总结在PICC导管堵塞溶栓治疗中使用尿激酶的经验。方法:选择22例PICC导管堵塞病例,对溶栓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2例中4例使用肝素钠溶栓后再通,18例使用肝素钠无效后改用尿激酶加用三通管溶栓后再通。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尿激酶;PICC;导管堵塞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或没有定期冲管等原因引起导管堵塞。导管堵塞在PICC所有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可达21.3%[2],如处理不及时可能最终导致拔管。现结合我科近两年积累的病例,将PICC导管堵塞原因及处理措施告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我科22例PICC导管堵塞病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5~67。22例中4例使用肝素钠溶栓后再通,18例使用肝素钠无效后改用尿激酶加用三通管溶栓后再通。使用尿激酶溶栓的18例患者中肺癌9例,乳腺癌5例,结肠癌4例,均因PICC导管回血造成导管堵塞,堵塞时间超过24 h,致使溶栓发生困难,采用尿激酶加用三通管处理难溶性导管阻塞。

    1.2方法:在确认导管堵塞后立即溶栓,取下可来福接头,严格消毒PICC导管接头,将三通管预冲尿激酶稀释液(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15 ml)后连接PICC导管。三通管直端关闭后连接装有尿激酶稀释液的注射器,侧端连接20 m空注射器,用力回抽形成负压后关闭侧端,然后迅速开放直端,尿激酶稀释液因负压进入PICC导管,关闭直端后15 min,用侧端的空注射器回抽,若无回血,可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多次,见回血后继续抽3~5 ml血液弃去,随后常规连接新的可来福接头,并用4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然后用肝素钠稀释液(50 U/ml)正压封管。切忌导管未通前先用力推注液体,以免将血栓推入血管[3]。经过反复多次后,如仍未通,应拔管。

    2结果

    18例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后均导管再通,患者无不良反应,溶栓时间平均为50 min。

    3讨论

    3.1尿激酶溶栓机理:尿激酶能直接作用于凝血块表面的纤溶酶原,使纤溶酶原分子中的精氨酸-缬氨酸肽键断裂,形成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而PICC导管发生堵塞的沉积物主要是纤维素血栓形成[4]。应用尿激酶溶栓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无不良反应。

    3.2使用尿激酶的注意事项

    发生导管堵塞后应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因血栓在早期比较新鲜,使用尿激酶效果好。

    使用本品前应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APTT)测定。TT和APTT应小于2倍延长的范围内。

    尿激酶要现用现配,溶栓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脉率、体温、呼吸频率和血压、出血倾向等,至少每4小时记录1次。

    溶栓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如果堵管时间长,溶栓的时间会很长,这一点也要向患者说明,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顾虑。

    使用尿激酶溶栓属于医疗行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3导管堵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导管堵塞主要原因是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或没有定期冲管造成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导管堵塞。预防:每次输液结束后使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5 ml肝素钠稀释液(50 U/ml)正压封管,不输液期间每周冲管、封管3次。

    肿瘤患者血液系统的高凝状态,目前普遍认为恶性肿瘤细胞中含有癌性促凝物(CP),使肿瘤患者的血液保持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导管血栓。预防:肝素的使用可明显减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5]。

    患者频繁咳嗽、恶心呕吐或便秘均可造成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回流致导管堵塞。预防:积极处理上述症状,发现患者导管内回血及时给予冲、封管。

    PICC置管患者带管回家休养期间,未采用正规方法进行操作,以及回家休养期间放松警惕,置管侧肢体负重,引起血液回流,造成导管堵塞,有数据显示居家护理的导管堵塞发生率为住院护理的3倍左右[6]。预防:加强带管回家休养患者的导管维护知识宣教。

    PICC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输液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因多种原因发生导管堵塞现象,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且对于穿刺困难和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又增加了穿刺风险。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使用PICC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和护理,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在堵塞发生后应及时采用尿激酶进行疏通,可有较高的成功率。

    4参考文献

    [1]徐波.肿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

    [2]郑春晖,王凤.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预防中心[J].护理杂志,2004,39(9):9.

    [3]高云.颈内静脉置管的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J].福建医学通讯,2004,4(2):105.

    [4]乔爱珍,李新华,董淑华,等.骨髓移植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内壁沉积物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31.

    [5]张连芬,童晓明.癌症与静脉血栓栓塞[J].中国肿瘤临床,2001,28(10):315.

    [6]吴红娟,陈雪峰,张美英,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34.

    ↑上一篇: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报告
    ↓下一篇:冥想在癌症患者抑郁症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