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心肌桥误诊为冠心病2例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635次

    田倪妮1 魏玲2 661600云南开远市人民医院1 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2(四川)

            在临床工作及实践中,以胸痛、心悸、气促来诊的患者数量庞大,行常规心内科检查,忽略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等检查对心肌桥引起的胸痛的诊断价值,使心肌桥患者误诊,治疗效果不佳。以下为2例心肌桥患者误诊报告。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37岁,因反复阵发性胸痛、心悸1个月余入院。患者近1个月出现胸痛,呈阵发性心前区疼痛,疼痛时伴有心悸,乏力,每次发作数分钟~10余分钟,以咳嗽,呼吸及剧烈活动时加重。入院后查体:血压130/70mmHg,心率94次/分。心肺腹查体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QRS综合波J点处ST段抬高,ST段抬高呈凹面向上型,V1~V3导联伴T波高耸。心超提示主动脉瓣、三尖瓣少量返流,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谱回报正常。血脂提示TG 2.0mmol/L,HDL-C 0.68mmol/L。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硝酸异山梨脂片扩血管,给予心元胶囊营养心肌治疗后病情时有反复。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诊断:左冠前降支肌桥。术后停用硝酸异山梨酯片,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及小剂量钙拮抗剂治疗后病情好转。

    例2:患者,女,42岁,因反复阵发性胸痛半年入院。患者半年来出现阵发性胸痛,呈心前区闷痛不适,以夜间及体力活动后明显,伴有心悸。服用丹参片可缓解。多次在外院行心肌酶谱,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因患者处于围绝经期,多次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血管神经症。入院后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钙化并少量返流。余检查无异常。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诊断:前降支中段肌桥。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后病情好转。

    讨 论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被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被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多数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心肌桥并不少见,但由于基层医院缺乏检查条件及对该病的忽视,容易误诊误治。由于其起病主要为中年组患者,故常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桥临床诊断过去主要依赖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为至少在2个投影位置上发现冠状动脉典型的收缩期一过性狭窄征象,即&ldquo;挤奶现象&rdquo;[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Nobel的方法可分为3级:Ⅰ级收缩期狭窄<50%,Ⅱ级50%~75%,Ⅲ级>75%。以往将心肌桥看作良性病变。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桥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猝死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日益重视。对于心肌桥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beta;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等为主。硝酸酯类药物因可放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加重冠状动脉受压,加重症状,故在病例1中已给停用。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Nobe1分级收缩期狭窄>75%,有临床客观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可采用心肌桥松解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目前药物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式。

    以上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并且经药物治疗有效,随访半年无不适。2病例提示对于胸痛患者应该考虑心肌桥可能,以免漏诊、漏泊。

    参考文献

    1 Low A F,Chia B L,Ng W L,et al.Bridge over troubling spasm:is the association of myocardial bridg-ing and coronary artery spasm a distinct entity Three case reports[J].Angiology,2004,55(2):217-220.

    2 王海生,王海燕.心肌桥研究新进展[J].新医学,2009,40(5):334-336.

    3 龙丹,刘瑜,钱晓明.心肌桥临床诊疗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2):111-113.

    ↑上一篇:黄芪建中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
    ↓下一篇:脑瘤卒中误诊为老年性脑出血5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