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21次

      在血液透析中,建立一条稳定且血流量充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其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血管通路需要血流量>200 ml/min,没有感染,没有阻塞,能够保证透析的充分性。动静脉内瘘是患者最为理想的通路,但是有些患者血管条件差,无法或不适宜应用动静脉内瘘术,此时,深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成了其理想的方案。有研究显示,尽管此方法易于使用,导管保留时间较长,但是长期置管极易引起感染、脱落、堵管等[1]。笔者旨在分析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通过高效的护理措施及对并发症积极的治疗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长期深静脉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 28例,年龄28~85岁,平均(48.35±5.68)岁,留置导管时间 1~26个月,平均(10.36±7.58)个月。其中,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疾病16例,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18例,其他2例。 1.2 留置导管方法:46例患者中有1例为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其余45例均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导管是美国昆顿公司所生产,带涤纶套的双腔导管。留置导管的方法参照相关流程[2]。 1.3 评价指标:①堵管的评价:在导管无折叠扭曲状态下,用5 ml的注射器抽吸封管液,若阻力很大或不能抽出,则为导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在排除患者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血流量长期低于150 ml/min,即判定成导管部分阻塞。②导管感染的判定:患者持续发热或在透析后突然寒战高热,白细胞上升或有血培养阳性,并排除其他部位感染。③皮肤感染:置管的穿刺部位皮肤红肿、异味、渗血或渗液等,白细胞升高或培养分泌物呈阳性。

    2 结果

    46例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后有3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3例发生堵管共42例次,12例出现皮肤感染共计19例次,5 例出现导管感染共8例次,2例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3.1 置管护理:透析前检查导管是否滑脱,穿刺部皮肤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异味等,消毒皮肤,范围大于敷料,共消毒三遍,待干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用注射器抽吸出封管液,无抵抗感则导管通畅。结束透析时,将动脉透析导管分离后,立即注入生理盐水20 ml,回血结束再分离静脉导管。分别在动静脉端注入抗凝剂,正压下夹闭动静脉端的夹子,连接好一次性的肝素帽。避免导管口暴露在空气中,患者透析期间需要测量体温。 3.2 并发症的处理:①堵管:一经发现堵管,应通过摄片或B超观察导管内是否形成血栓。部分患者堵管原因是发生了导管漂移贴壁,应指导患者深呼吸或咳嗽、高举双手等。若形成导管血栓,则行溶栓处理。②导管感染:导管感染包括皮下隧道感染、导管相关的菌血症、出口处感染。发现感染后要及时汇报给医生,遵医嘱检查血常规、进行相关血培养。操作时要严格无菌,将导管口和周围的渗血渗液、血痂清除干净,立即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3]。③皮肤感染: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后应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相关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并给予充足的营养。高超的留置导管技术是导管正常使用的前提,而高效的护理能降低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工作,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4 参考文献

    [1] 马继伟,王宏天,张 翥,等.216例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7):607.

    [2] 叶朝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临床应用[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2.

    [3] 高 萍,刘永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2):344.

    [收稿日期:2013-06-01 编校:徐强]

    ↑上一篇:联合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缓解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护理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