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672次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利用手术的方法用人工的“股骨头”代替坏死失去功能的股骨头。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置换术的优点很多,如关节活动好、下床早、并发症少。高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脆,同时高龄患者相对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的外力时即可发生股骨颈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行走时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倒致伤等。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增多,股骨颈骨折虽然创伤不大,却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疾病,因此,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手术前后护理是此项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伤口感染、深静脉炎及人工假体脱位等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骨外科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28例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女23例,男5例,年龄≥80岁,平均82岁。有18例并存内科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骨折类型均为新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手术采用后切口或后外侧切口,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11例,硬膜外麻醉17例,平均住院35天,术后效果满意,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6个月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行走,生活自理,生活质量恢复。

    2 护理

    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因患者均为高龄,自身顾虑较多,一方面担心长期卧床,生活无人照顾,给子女带来负担,另一方面又担心年事已高,对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不好,不能行走等,因而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反应。因此,要理解老人的心情,细心照顾,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目的、效果,说明没做手术长期卧床的风险,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已经手术的成功率,消除老人对手术的顾虑,以最佳心理状态应对手术。②积极治疗和控制合并症:对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应遵医嘱口服或静脉用降压药,并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心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静脉给药时注意调节滴速,防止发生意外,糖尿病患者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测早、晚餐前血糖,使术前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③饮食护理:由于高龄患者胃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营养失调,要指导患者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强体质,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④术区备皮:清洁患肢皮肤,包括髋部及会阴部,剃净该部位皮肤上的毳毛,上至剑突以下,下至膝关节以上,前面超过腹中线6~7 cm,后面超过椎柱6~7 cm。⑤术前准备:做好药敏试验,交叉配血及各种化验检查等,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以防因麻醉药物引起呕吐堵塞呼吸道,术前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2.2术后护理:①术毕回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床边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30分钟观察1次并记录,常规吸氧,必要时吸痰,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早晚餐前血糖,注射胰岛素。②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术后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一般术后2~3天24 h引流量小于50 ml即可拨管,观察切口渗血情况,避免切口出血较多引发失血性休克,预防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净,定时换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③预防人工假体脱位:因术后肌肉松弛,关节缺乏韧带固定,容易出现人工假体脱位,造成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反复交待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挂提示卡:术后早期穿“丁”字鞋外固定,防止患肢旋转;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避免患肢屈曲和内收;避免伸髋外旋、屈髋内旋[1];注意做到六不要[2]:不要双腿交叉、不要患侧卧位、不要坐软沙发或矮板凳、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④做好生活护理:因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未恢复,需要卧床,所以要加强生活护理,给予整理床铺,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温水擦浴,会阴清洁,协助进食、进水,协助翻身,鼓励患者有效咳痰、深呼吸,协助患者使用便器等。预防褥疮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⑤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术后6 h可做踝关节主动屈伸、跖屈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术后第1天可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术后第2天可半坐位;术后第3天可应用CPM机训练;术后第4天开始加强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运动,直腿抬高<60°,轻度屈髋、屈膝运动;术后第5天开始可坐床边及站立,每次5~10分钟,2~3次/d;术后2周可离床扶双拐不负重行走,再逐渐过渡到双拐负重行走及单拐行走,训练时需有陪人在旁保护,防止跌倒。在床上练习的时候注意配合每天多次上肢做屈曲、伸展、扩胸运动及“三点支撑”抬臀运动(即弯曲健腿与肘关节一起支撑床铺,腹部稍用力,将臀部抬起),每天多次给予下肢按摩。⑥出院指导:因患者年龄较高,病程长,恢复慢,出院后仍活动受限,故出院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支撑下行上下床方法,继续加强患肢功能练习,活动度逐渐增加,切记“六不要”:注意安全严防跌伤,扶拐行走1~2个月后逐渐去拐,半年内忌负重、急速行走、跑步等,出现髋关节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外科疾病,不少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由于高龄患者骨质疏松,骨折后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且长期卧床易引发基础疾病的发生和加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患者下床早,较快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从而避免了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DVT等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加重[3]。因此,重视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获得了满意效果。虽然均为高龄患者,但经过术前积极精心准备和护理,避免了内科合并症的加重发生,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时机,较早顺利地施行了手术。术后予合理的治疗,切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早期施行功能锻炼,使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及假体脱位的发生,并能早期离床活动,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了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果提示,经过手术前后精心护理,28例高龄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行走,恢复生活自理,恢复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王淑波,杨瑞芳,高艳梅.股骨头坏死术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4):173.

    [2]王丽娟,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的探讨[J].现代医学卫生,2009,25(3):405.

    [3]梅汉尧,索鹏.周永顶,等.关节置换及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1):3.

    ↑上一篇:供应室监控护士对监测的效果及作用
    ↓下一篇: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