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与复方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738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高血压患者已日渐增多。高血压治疗除了非药物治疗以外,大部分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要终身 服用。抗高血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二轻吡啶钙拮抗剂(CCB);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其可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亚 型;复方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卡托普利(ACEI)和利尿剂氢氯噻嗪固定配比复方制剂。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与复方卡托普利治疗268例高血压患者,现将临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择268例 高血压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组134例,其中男76例,女58例,年龄42~72岁,平均57 岁,平均病程16年。其中1级高血压52例,2级高血压56例,3级高血压26例;合并冠心病9例,高血脂23例,合并糖尿病8例;复方卡托普利组134 例,其中男78例,女56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平均病程17年。其中1级高血压54例,2级高血压53例,3级高血压27例;合并冠心病8 例,高血脂24例,合并糖尿病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X线、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辅助检查。排除如 下疾病: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恶性肿瘤、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肝功能不全、未良好控制糖尿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分级以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入选患者均经过14 d药物清洗期。一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压氏达,北京赛科药业有限公司,5 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00)加替米沙坦(博舒欣,浙江京新药业有限公司,40 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43)治疗,起始剂量每天各1片,14 d后效果不佳改为每天各2片。另一组口服复方卡托普利(杭州天城药业有限公司,卡托普利10 mg,氢氯噻嗪6 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189)治疗,起始剂量1片,3次/d,14 d后效果不佳改2片,3次/d。疗程均为8周。1.3观 察方法:采用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取坐位测肱动脉血压,测压前静息10 min,30 min内禁止吸烟,饮咖啡、茶,排空膀胱。每天测1次,连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开始治疗后每周测3次,以第8周改为每周1次,连测3次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电图,观察治疗前后变化。1.4疗效判断:显效:舒张压下 降≥10 mm Hg(1 mmHg=0.1333 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 mm Hg,但已在正常范围或较前下降10~20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1]。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U检验。2结果2.1 疗效观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组治疗8周后显效85例(63.4%),有效32例(23.9%),无效17例(12.7%),总有效率 87.3%;服用复方卡托普利治疗8周后,显效49例(36.6%),有效37例(27.6%),无效48例(35.8%),总有效率64.2%。两组总 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不良反应: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组发生头晕、头痛5例,踝部水肿2例,面部潮红2 例,关节病2例,不良反应率8.2%。服用复方卡托普利治疗组发生咳嗽15例,皮疹3例,头痛头晕3例,不良反应率15.7%。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均可耐受且可继续治疗。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电图无明显变化。3讨论  大部分高 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最大限度简化治疗方案,临床尽量选择不良反应少、疗效好、较小剂量、较少用药次数的方案。CHIEF研究表明,小剂量长效钙离子拮抗 剂(CCB)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初始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CCB常见踝部水肿可被ARB消除。ARB也可部分阻断 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2]。苯磺酸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组较复方卡托普利组控制血压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特别是咳嗽,苯磺酸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组1例都没有;由于药物作用时间长,每天用药1次即可,患者易于接受,提高 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具有良好耐受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4参考文献[1]裴娟,关玉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3):6.[2]王文,隋辉.规范化测量血压——《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解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1):846.

     

    ↑上一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布美他尼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