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吞咽训练在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644次

      吞咽功能障碍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一般是指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造成的吞咽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部位的吞咽阻碍。训练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吞咽训练,使患者口、腭、舌、喉肌群得到锻炼,提高相应肌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现将2011年2月~2012年2 月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46~77岁,平均(66.8±3.7)岁。其中进流质食物有轻度误咽,进糊状或黏团状食物无误咽轻度患者12例;进流质食物误咽严重,进糊状或黏团状食物轻度误咽中度患者22例;进糊状或黏稠状食物也有严重误咽的重度患者3例。

    1.2 康复护理

    1.2.1 心理护理:采用宣教或者已康复患者的亲自叙说,使患者知道通过康复治疗以后,不同的功能障碍可以得到尽可能大的改善、增加康复的信念。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常表现为恐惧,因怕进食不利而呛咳,所以要引导患者了解如何进食更安全,每次进食后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进行训练之前,对吞咽障碍的情况实行详细的评价,按照吞咽障碍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训练方案。

    1.2.2 进食前的吞咽训练:①声门上的吞咽训练:用来降低吞咽的前期、中期、后期的误吸。在吞咽前及吞咽中,患者需要自己摒住呼吸,关上真声带。先进行吸气,然后摒住呼吸,接下来吞咽,吞咽完成后马上自主咳嗽,用来清理出咽部滞留的食物。 ②对咽部的冷刺激训练:使用冰棉签缓缓的刺激患者的软腭、腭弓或者舌根和咽后壁,增加它们的敏感度[1]。③对舌肌及咽的清理水平的训练:舌体分别沿水平方向伸长、正后方缩进、侧方活动,还应该坚持舌背的抬高训练,并且使用勺子或者压舌板制造一定的阻力。为了提高咽闭合的能力,加强口面部的肌群运动和舌体运动的调节运动。嘱患者舌体尽力前伸5 s后收回,反复10 次,舌体尽力后卷5 s后放松,反复10次,舌体在口腔中顺时针、逆时针各环绕10次,咬紧上下磨牙10次,鼓腮10次,吸吮10次,闭口深呼吸10次,每天训练2次。

     1.2.3 进食训练:进食训练的最基本内容是安全管理及口腔卫生。①进食姿势:坐姿,身体保持直立,微微向前倾20°,颈部须向前微弯,让舌骨肌张力得到增加,喉上抬,以利于食物进入食管。半坐姿,身体保持30°~60°卧姿,头部向内弯曲,偏瘫患者应将偏瘫的侧肩部位用枕头垫起,护士应该与患者的健康部位站在同侧,食物经由此侧入口,能够避免食物从患者的口中漏出,而且也有助于同时食物向舌的根部输送,还能够降低口腔逆流和误吸的出现的概率。患者进食以后须保持坐姿15 min,避免食物出现反流现象。②食物的选取:须选取比较柔软,密度比较均匀,有一定的粘性,不容易松散,但容易进行咀嚼易于患者吞咽的食物,比如果冻或者香蕉做成的糊状物。③食具的挑选:开始选取比较小而且非常薄的勺子,护士最好把食物从患者的健侧喂到舌根以方便患者吞咽。每一次进食之前,须先使用冰块进行刺激,激起吞咽反应,观察喉结的运动。④协助患者进食:当患者开始进食时,护理者可协助患者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一般食团摄入每次以1汤匙大小为宜,放入食团后可用勺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每进食一口,要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在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可适当给患者喝一口白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为防止吞咽时食物误吸入气管,在进食时先让患者吸足气,吞咽前及吞咽时憋住气,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对口腔或咽部运动障碍,不能由口摄入足够饮水量与热量的患者,可用鼻饲的方法进行鼻饲,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后再行经口饮食训练[2]。 1.2.4 特殊情况处理:规范处理呛咳,作为吞咽障碍最常见的症状—呛咳一旦产生,护士应该马上帮助患者尽量让患者的身体向前倾,下颌向前胸方向靠近,在肩胛骨之间不断地进行拍打,让残渣顺利排出。如果食物的残渣滞留在喉部,患者产生呼吸不畅、面色紫绀时须马上实施吸痰处理。

    2 结果

    经过12~30 d的康复训练,吞咽障碍轻度12例,恢复正常9 例。中度22例,恢复至轻度或正常者17例。重度3例中,好转2 例。总有效率达75.68%。

    3 小结

    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是患者摄食固体或者液体食物的过程中,吞咽出现障碍以及吞咽时出现呛咳或者哽噎。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对水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不够,容易产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能会窒息[3]。所以,吞咽功能康复的护理训练必须尽早进行。进行训练之前,护士应该先全方位的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的障碍情况,根据吞咽障碍的轻重制定详细的康复护理方案,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与患者心理交流和指导工作,训练时尽量替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服、干净的康复训练场所,争取让患者顺利的配合完成摄食—吞咽,降低其并发症的出现的可能。

    4 参考文献

    [1] 裴利红,杨立敏,李 红,等.影响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9):68.

    [2] 冯 涛,戴艳萍,遇亚南,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价与康复治疗[J].黑龙江医学,2008,32(1):23.

    [3] 杜春萍,包 芸,刘素珍.康复医学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9

    ↑上一篇: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下一篇: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