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护理干预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603次

    选择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进行儿科输液的 100例患儿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输液安全性与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进行儿科输液的100例患儿给予临床分析,男56例,女44例,年龄1~9岁,平均(4.36±0.34)岁。按照随机方式将100例儿科输液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儿科输液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观察、药品核对、穿刺护理、拔针护理等。研究组儿科输液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即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科输液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好)、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科输液患儿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详见表1。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于治疗各类疾病的主要给药方式之一,静脉输液能否顺利进行将直接关系到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对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可有效保障患儿达到满意治疗效果[1]。

    静脉输液中不安全因素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2]:①为患儿提供舒适的输液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期进行开窗通风,对室内空气及地面进行有效消毒。②输液过程中可为患儿提供音乐、书籍等物,使患儿放松身心进行输液治疗。③患儿输液前由于对穿刺过程产生恐惧,因此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导致肌肉紧绷,影响穿刺效果及输液质量,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适当增强患儿自信心,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配合治疗,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④由于部分患儿出现异常反应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儿是否出现异常反应,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⑤穿刺完成后应正确固定针头,并将输液管一并固定,从而防止针头脱落以及输液管受压。⑥护理人员对患儿输液前应仔细检查药物是否过期变质,有无遗漏情况,保障用药安全性。⑦根据患儿所处于年龄段不同,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分散患儿注意力,保障输液穿刺成功率,如提供动画、书籍、玩具等。 ⑧护理人员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儿家属消除紧张情绪,向其诉说将要对患儿实施的护理工作主要内容,并争取患儿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建立互换双方相互信任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频率。⑨在进行输液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舒缓,态度温和,使患儿及家属逐渐适应输液过程。

    此外,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如学习药品使用说明、交流临床输液护理经验心得等,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保障临床输液安全性[3]。

    综上所述,对输液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措施与护理干预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输液安全性,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安全事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王大平,魏红光.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相结合控制输液不良反应[J].中原医刊,2011,33(15):71.

    [2] 曾燕辉,曾平辉,赵雪金.儿科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5(2):54.

    [3] 鹰明芳,林爱宝.内科住院患儿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2012,12(1):67.

    [收稿日期:2013-07-10 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
    ↓下一篇:优化IC U 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