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普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4-05-08  浏览次数:735次

    在普外科的护理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护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严重地影响到患者健康的恢复,并且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给医院造成影响,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于普外科护理风险及其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普外科患者230例,将这2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1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30例患者中男150例,女80例,年龄27~61岁,平均33岁。其中观察组115例,男80例,女35例,年龄31~61岁,平均32岁。对照组115例,男70例,女45例,年龄27~60岁,平均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构成和性别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资料的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的115例患者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的11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安全管理[1]。主要就是针对于在实际的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在护理人员方面,还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实际的护理技能较低,责任心不强,书写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护理经验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安全管理,并且在患者中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需要针对于护理中的风险采取安全管理的措施,具体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行监督,如果护理人员有操作不规范的地方应该及时地进行纠正,以确保在护理中的正确操作。②加强责任心。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遵守相关的规范,在护理中,能够处处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应该尽量的满足,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2]。  

    综上所述,对观察组115例患者采取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临床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3%。对对照组11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临床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4.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临床结论,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减少护理中风险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参考文献

    [1] 王俊君,叶红霞.不安全因素讨论制度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2(3):120.

    [2] 徐明芹.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工企医刊,2011,12(2):123.

    [收稿日期:2013-11-11 编校:侯小玲/郑英善]

     

    ↑上一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力衰竭56例临床护理研究
    ↓下一篇:新型医护关系的构建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