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6-06 浏览次数:842次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其治疗方法有食物疗法、药物治疗、磁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臭氧治疗等。依据患者病情及医院的治疗条件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相同。目前,多数医院采用疗效好、不易复发的手术治疗方法。作为护理人员,能够正确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和术后康复训练,不仅可保持手术效果,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机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现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重要性加以论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3 例,女12例,年龄37~60 岁,病程2~5年,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后采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临床研究及经验表明,患者的心理康复对机体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由于患者对相关的手术知识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有的患者由保守治疗无效后转为手术治疗,对手术存在恐惧,而且术后又需要卧床2~3周,生活不便,患者就会产生紧张、烦躁的心理,护士应及时主动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正确运用开导性的语言、面带微笑,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成功病例来安慰并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增强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2.1.2 术前准备手术前3天训练患者卧床大小便,因为术后不能马上进行功能训练,防止患者在术后尿潴留和便秘,要向患者解释这项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其克服害羞、胆怯的心理。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前1日晚温肥皂水灌肠,睡前可视患者情况酌情给予镇静剂。这对术后护理工作的展开及患者身体恢复有很大的好处。按常规,术前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大小便标本化验、心电图及胸透检查。手术前1天洗澡,协助医生做好术区皮肤定位标志,预防术后感染。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保证营养,提高组织修复及抗感染能力,预防便秘。2.2 术后护理2.2.1 排除心理障碍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除了腰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手术操作技术、术后护理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外,心理因素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手术的预后。手术后的病人常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例如自卑,焦虑及人际关系障碍等。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及时反馈手术完成的情况,及时处理疼痛,还要针对不同病人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安慰患者配合完成术后康复阶段。2.2.2 一般护理由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切口位于下腰后部正中,所以术后患者要平卧6 小时,起到压迫切口止血的效果。术后6小时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伤口有无渗血,术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如出现白色透明引流液可进行夹管、抬高床尾等处理。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调整,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防止腹胀和便秘,避免它的发生对原发病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2.2.3 翻身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手术后6 小时患者要按脊椎骨折翻身法翻身,每隔2~3小时进行1次。方法是保持整个脊柱平直,注意耳垂、肩、髋成一直线,呈轴线式翻身,保持腰椎的稳定,勿屈曲、扭转,翻身时动作轻缓,避免牵拉伤口引流管。翻身同时按摩身体受压处,预防压疮的发生。2.2.4 功能锻炼由于手术的方式不同,出血量,血管及神经损伤程度等很多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通过有效的踝关节锻炼、股四头肌锻炼、直腿抬高锻炼、蹬空踩车锻炼、腰背肌锻炼等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预防肌肉萎缩,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术后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腰间盘突出病人在术后待麻醉消除后要及时行下肢反高训练,此训练可以使患者了解自己肢体的肌力,当感觉运动能力改善后,医护人员要积极鼓励患者做上肢体活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并使脊柱得到训练。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在术后的第3天可以指导患者做五点法腰背肌锻炼。具体方法是:仰卧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肌尽力腾空后伸。如果进展良好可于一周后改行四点法或三点法进行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具体方法是: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形。用三点法进行训练时,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足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当腰背肌锻炼得以循序渐进时,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这样在腰椎的生理曲度得以恢复的同时,伤口愈合又能得以促进,这些措施都可以减少术后慢性腰痛及腰椎不稳等后遗症。术后的2~3 周后,在正确使用腰围带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下床活动。功能训练阶段是考验患者的耐心与毅力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鼓励、监督、安慰。3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杜绝大幅度的弯腰、抬重物等活动,防止一切对术后恢复的不利影响。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减少同一体位工作时间,采取动静结合的原则,注意腰部保暖,回家后平卧硬板床。患者虽然出院了,但是也要对其做好宣传工作,消除复发因素。4 讨论综上所述,医护人员不难认识到腰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工作,争取腰间盘突出病人的早日康复是每位医护人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