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糖皮质激素3周减半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发表时间:2010-03-03  浏览次数:700次

    作者:刘国银 王爱国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发病率逐年上升,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常疼痛难忍,且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笔者回顾了我科近2年74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人,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和未用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74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42例,女32例;年龄42~78岁,平均61.2岁;病程2~16d,平均7d;发于头面18例,躯干46例,四肢10例。所有患者皮损处均见成簇丘疱疹、丘疹、小水疱或融合较大水疱,部分水疱壁较完整,未破溃;部分疱壁已破,露出潮红糜烂面,其上附着痂皮或分泌物;疼痛剧烈,影响正常生活及睡眠;多伴附近淋巴节肿大、触痛。

      1.2 方法 上述病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称为治疗组,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称为对照组。治疗前2组做常规体检和化验,必要时行血糖和纤维胃镜检查,排除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结核病及精神病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治疗组除使用阿昔洛韦注射7~10d及对症治疗外,口服强的松40~60mg/d,每服1周药量减半,连用3周。对照组只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7~10d及对症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皮损消退:皮损结痂脱落。神经痛消失:疼痛完全消失。后遗神经痛:病程满30d,疼痛未完全消失。

        2.2 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对比,见表1。治疗组的皮损消退时间,疼痛减轻时间和止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和病情加重情况。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略)

      3 讨论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较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规疗法主要是抗病毒加对症治疗,但患者神经疼痛缓解和消除缓慢,老年患者易留下后遗神经痛。神经痛的产生机制是在患者由于劳累感染及其他疾病等多种诱因导致免疫机能下降的情况下,定植于中央神经结或周围神经根的病毒大量复制,造成受累神经结或神经根充血水肿、渗出、坏死,而糖皮质激素的良好抗炎功能,正好抑制这一病理变化,从而迅速缓解并消除疼痛。但也有人不主张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认为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病毒感染的扩散,而且糖皮质激素的用药剂量和停药时间把握不当,病情容易反复甚至加重。在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应用抗病毒药和对症治疗的同时,联合应 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可以使带状疱疹神经痛迅速减轻,同时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极少有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所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虽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并注意如下事项:(1)治疗前进行详细的体检,严格排除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避免不良反应。(2)同时使用抗病毒和抗炎治疗,防止病毒的扩散。(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应掌握如下原则:早期、足量、递减。笔者观察到早期足量运用的患者,疼痛当晚即可缓解;3周对半递减方法,既保证了炎症的彻底消除,又避免了用量偏大导致的副作用。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的诊治分析
    ↓下一篇:微创手术治疗腋臭98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