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舌尖微循环观察

    发表时间:2010-05-04  浏览次数:648次

      作者:张晨, 魏艾红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10医院 肿瘤科,辽宁 大连 116015;解放军中医血液病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1

      【摘要】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舌尖微循环变化和特点,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微循环的客观指标。方法 临床上诊断为SLE的患者46例,采用卧式微循环显微镜检测、摄影。观察其舌尖微循环中的舌乳头状态、血管状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等。结果 大部分活动性SLE患者舌尖微循环可见不同程度的微血管袢增多、迂曲,微血管周围有渗出及出血。结论 SLE患者活动期的微循环状态是以血瘀为主的病症。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循环;血瘀

      Observation on the Tongue Tip Minicircul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Zhang Chen,Wei Aiho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PLA No.210 Hospital,Dalian 116015, China;PLA CTM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mopathy,Dalian 116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rieties and features of tongue tip minicircul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and provide objective index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fferentiation on symptoms and signs.Methods 46 patient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SLE were examed and photographed with microcirculation microscope on lying posture, to observe such indexes as papillae of tongue, blood vessel, capillary vessel peripheral state etc.Results Capillary vessel loop increasing, distortion, as well as effusion and bleeding in capillary vessel peripheral can be observed to different degree in the tongue tip minicirculation of SLE patients.Conclusion Main symptoms of tongue tip minicirc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SLE in active phase is blood stasis.

      Key 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inicirculation; blood stasis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血管炎。中医主要根据其皮肤损害产生的红斑、发热及日晒相关等症候,认为本病与中医所称的“瘟毒发斑”、“蝴蝶丹”、“马缨丹”、“日晒疮”及“阴阳毒”等病症类似。本研究通过观察SLE患者舌尖微循环的状态,来了解本病证型本质,并为SLE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辨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46例SLE患者,按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正诊断标准,病史为2个月~8年,其中女42例,男4例,平均年龄(28.38±11.72)岁。根据中枢神经损害、关节痛、蛋白尿、血液变化、浆膜改变、全身症状、以及免疫及化验指标判断SLE活动度,其中活动期病例28例,稳定期18例。

      1.2 观察方法 观察舌尖微循环状态,取坐位,下颌置于支架上,舌尖轻触玻片上,接触面约1.0 cm×0.5 cm 左右,微循环放大倍数为50~100倍。

      1.3 观察指标 (1)舌乳头的状态:乳头的数量、大小。(2)微血管状态:包括微血管的构形,管袢数,微血管的管径及微血管壁的改变等。(3)微血管周围状态:包括渗出、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等。

      2 结果

      46例SLE患者进行微循环观察结果显示舌乳头数量增多32例,减少12例,无变化2例;舌乳头明显增大26例,缩小20例。微血管管袢数量增多42例;微血管管径增粗35例,变细11例;微血管周围渗出8 例;出血6例;含铁血黄素沉着3例。按微循环的变化把SLE粗略分为2型,瘀热型:主要的特点是舌尖乳头增大,舌尖微血管管袢数量增多、增粗,淤滞,舌尖微血管粗,周围渗出及出血。血虚型:舌尖乳头横经缩小,舌尖微血管变细,乳头扁平。其中活动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瘀热型的特点,见表1、2。

      3 讨论

      中医认为SLE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五脏亏虚,痰瘀内生,阻滞三焦,气血运行不畅。临床上具体证候常出现痰瘀阻滞,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虚热内生;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瘀血内生,脉络闭阻;五脏俱虚,余邪留连等证型。临床上症状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辨证分型上显得纷繁复杂,在选方用药上也难有统一的意见。我们对SLE的微循环观察的目的是能在其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探究其证型的本质,简化辨证分型,以便能更好的选方用药。而SL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性的病变,因此微循环的方法也适合了解该疾病,而舌尖的变化也是中医辩证的重要指标。舌乳头的变化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大多实证反映为舌乳头数量的增多,而气血津亏的虚症表现为舌乳头的减少;热毒炽盛者可见舌乳头增大,久病虚痨者乳头缩小。气血双虚者微血管减少,而血瘀病症微血管管袢数量增多,久病体弱者微血管管径变细,血热、血瘀微血管变粗。微血管周围渗出主要见于热毒、湿邪、痰饮内停等,而出血在中医的痰、湿及热虚症中可见。舌尖微循环的状态对SLE疾病病情判断和治疗是一种有益的指标。有学者对SLE患者的甲皱进行了微循环的观察,并发现非常明显的异常,表现为视野模糊,管袢减少,弯曲,呈螺旋状并分枝,排列紊乱,管径扩张,血流缓慢,袢顶部淤血,袢周有渗出及出血等[1]。陈志伟等[2]对中医辩证和微循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气滞血瘀证的甲皱微循环积分最高。46例患者的初步微循环观察,发现患者尤其是在活动期主要是以微血管管袢数量增多,血管变粗迂曲为主,表现出血瘀病症的特点,因此我们根据SLE微循环的特点,提出并简化SLE的微循环下的中医辨证分型为瘀热型和血虚型,且我们认为SLE的基本治疗法则应以活血化淤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和病期加上不同治疗方药,如急性期以清热凉血、解毒化斑同时给予活血化淤;而在相对缓解期及稳定期其邪退正虚,应以养阴益气并清解余毒亦兼顾活血。近年来随着对SLE疾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此病的病例日见增多。我们从微循环的角度,观察其舌尖微循环的基本变化,了解SLE证型的基本病理基础,为中医辩证论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表1 46例SLE患者舌尖微循环观察(略)

      表2 微循环分型与疾病分期的关系(略)

      【参考文献】

      [1] 阿衣古力·玉素甫,惠 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03, 25(1):2-3.

      [2] 陈志伟,顾美华.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与磷脂抗体及微循环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36(10):19-20.

    ↑上一篇:52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加强放射性皮肤溃疡创面的监测处理,提高手术成功率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