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皮肌炎1例

    发表时间:2010-05-10  浏览次数:629次

      作者:王燕 张玲 魏羽佳 宋守荣 吴保华 廖跃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皮肤科,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银屑病 皮肌炎 病例报告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特征表现为鳞屑性红斑、丘疹,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因素相关。皮肌炎是一种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肉炎症及变性的疾病,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或恶性肿瘤等有关,两病并发极少见,本例患者两病并发,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43岁,农民。因全身皮疹伴瘙痒5月、四肢关节肌肉疼痛伴乏力2月、面部红肿1月入院。患者5月前无明显诱因在背部及四肢伸侧出现绿豆大小红色斑疹,其上有银白色鳞屑,伴明显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予相应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其后自行予草药搽洗及外敷,症状亦无明显改善,皮疹逐渐增多融合成片,伴大量银白色脱屑,无发热等不适。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乏力,下蹲、起立、翻身及上楼均较困难,无吞咽困难、胸闷等,就诊于当地诊所,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逐渐加重。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面部,双眼睑出现水肿性红斑,日晒后无明显加重或减轻, 无发热等不适,就诊于当地诊所,予口服药物治疗后面部肿胀稍有好转。患者自述饮食尚可,二便如常,体重较发病前减轻约10 kg。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消瘦,双侧腹股沟可扪及数枚绿豆至黄豆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及双上眼睑可见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头皮、背部、双前臂伸侧、肘关节及双下肢可见大片红色斑块,上覆大量糠状银白色鳞屑、有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不明显,背部可见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双手指甲皱襞见弥漫性红斑,指关节伸侧可见Gottron丘疹,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压痛及活动受限,四肢肌肉压痛,以近端肌为重,肌力IV级。

      辅助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酰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LDH)、 羟丁酸脱氢酶(HBD)有轻微升高,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未见异常;肌电图提示广泛肌源性损害,胸片提示右下肺结节状模糊影;血及尿常规、血清免疫学、肿瘤标志物、食道钡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活检HE染色示: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并见Munro微脓肿,棘细胞间水肿,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延伸,末端增宽呈杵状,真皮浅层水肿,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病理改变。

      诊断:1.寻常型银屑病;2. 皮肌炎。治疗:经醋酸泼尼松片25mg,2次/d。治疗两周后,患者面部、眼睑水肿性红斑消退,关节及肌肉疼痛、肌无力症状好转,下蹲、起立等情况明显改善。躯干皮疹经外用0.2%呋喃西林软膏后,鳞屑脱落,皮疹逐渐变浅消退。患者因经济情况,治疗3周后出院,出院1月复诊,患者精神状态好,无新发皮疹,关节、肌肉症状进一步改善,复查肌酶未见异常。

      2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主要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失常、免疫异常等有关。皮肌炎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肉炎症及变性的疾病,表现为自发性肌痛及肌无力症状,其病因与自身免疫异常、感染、遗传、恶性肿瘤等有关。由于银屑病与皮肌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且都与机体免疫紊乱密切相关,两病的发生是否由共同的免疫机制介导,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证实。近年有文献报道某些药物可致皮肌炎,金德蕙[1]曾报道青霉素致皮肌炎1例,罗薇等[2]报道中药使君子致皮肌炎1例。根据本例病史特点,推测皮肌炎的发病可能与两个因素相关。(1)药物过敏:患者病程中应用大量中草药治疗,且皮肌炎病程较短,应用激素治疗效果好,其发病不能排除药物过敏;(2)肿瘤:患者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腹股沟扪及肿大淋巴结,肺部见异常结节影,高度怀疑患者为肿瘤相关皮肌炎,若为肿瘤相关皮肌炎,其肿瘤可能先于、同时或后于皮肌炎发生[3,4]。由于患者经济原因未能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需进一步随诊了解病情演变。

      血清肌酶是肌肉疾病的一种客观、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它能准确地反映出肌肉病变的程度,其中CK是最敏感的一项。在肌损伤的急性期,CK的升高远高于其它的几种肌酶,在成人患者中,CK升高程度大约在正常值的10倍以上[5]。本例患者肌电图提示广泛肌源性损害,而血清肌酶只有LDH、HBD有所升高, CK、CKMB却未见异常,推测其原因可能为:(1)患者病情处于早期,肌纤维破坏轻,或病情晚期有明显的肌肉萎缩;(2)循环中存在CK活性抑制物或伴有恶性肿瘤,可使其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6]。综合该患者病史特点及辅助检查,推测其血清肌酶无明显变化原因极有可能为恶性肿瘤所致。

      临床上不主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银屑病,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缓解银屑病病情,但减量或停药后,易导致病情的反复甚至加重;而皮肌炎必须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该患者皮肌炎和银屑病并发,在治疗上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其中的矛盾,还有待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实践探索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金德蕙.青霉素致皮肌炎1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3):208.

      [2]罗薇,张英泽,阎小萍.中药使君子致皮肌炎[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1):56-57.

      [3]谭艳红,刘冬舟.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17例分析[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7(3):41-42.

      [4]陈晔,王国春.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8(6):645-651.

      [5]Ira N,Targoff MD.Laboratory test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J].Rheum Dis Clin N Am,2002(4):859-890.

      [6]张淑芳,张根生,傅国胜,等.多发性肌炎81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6(2):112-113.

    ↑上一篇: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2例
    ↓下一篇:皮肤性病科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初步建设及效果评价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