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

    发表时间:2010-12-01  浏览次数:584次

      作者:韩家宏,雷楚林,李仁鹏 作者单位:432700湖北 广水,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 对1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感染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网状植皮术治疗, 总有效率达100%。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植皮;皮肤缺损;感染

      伤口或创面引流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感染伤口,引流通畅、彻底与否是外科治愈的关键。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drainage,VSD)+网状植皮术处理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患者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收治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21例,随机分为VSD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6~68岁,平均44.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8例,机器绞伤4例,砸伤2例。细菌培养:绿脓杆菌8例,大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柏杆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传统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19~67岁,平均45.8岁。清创后形成皮肤缺损约为12cm×15cm~20cm×25cm。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VSD组:(1)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2)根据创面大小裁剪或拼接VSD敷料,将VSD敷料覆盖或填充清创后形成的创面、腔隙,必须使敷料完全覆盖创面,如创面较深,须将VSD敷料填充底部,不留死腔。敷料与敷料相互连接处及敷料与创缘皮肤连接处用4#丝线间断性缝合。引流管可从距创缘2cm正常组织处截孔引出。(3)擦干净创面周围皮肤,用具有生物透性黏贴薄膜封闭VSD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用“叠瓦法”黏贴敷料。用“系膜法”封闭引流管出创面边缘处,可以有效地防止引流管出薄膜处的松动和漏气;半透膜的覆盖范围应包括创周健康皮肤2cm的范围。(4)将引流管用“Y”形连接头连接,然后接中心负压吸引,调节负压125~450mmHg之间,可见创面缩小,VSD敷料受压变瘪,VSD敷料内的引流管清晰可见,植皮创面得到均匀的压力,24小时持续吸引。(5)术后患肢抬高、制动,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后定时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是否持续有效,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及创面封闭可靠。(6)一般术后5~7天拆除VSD敷料,如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无明显感染,植皮闭合创面;否则需更换VSD,直到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可以行植皮为止。植皮时,再次使用VSD敷料覆盖植皮创面。对照组:清创控制感染后给予网状植皮术,植皮后给予局部加压包扎。

      疗效诊断标准:(1) 治愈:创面在2周内完全愈合,表皮覆盖完好且无需更换敷料;(2)显效:皮肤大部分存活,创面分泌物减少,有新生的健康肉芽生长,创面的面积缩小,需进一步更换敷料,伤口在行游离植皮手术后愈合;(3)无效:原位回植皮肤坏死,分泌物多,无健康肉芽,面积无缩小甚或扩大。

      3 结果 VSD组9例皮片一次全部成活;5例二次清创后,植皮,4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1例皮片存活95%,创面全部治愈。平均使用VSD 8.5天,平均使用VSD辅料3.5片,平均住院(19.8±5.6)天。对照组7例治愈1例,显效4例,无效2例,平均治疗(27.4±6.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本组14例患者创伤严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创面感染。应用VSD技术后, 9例一次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予以拉网植皮,再次VSD敷料覆盖密封,7天后均一次全部成活,疗效显著。5例二次清创后植皮,所植皮肤基本成活,可见VSD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创面不需换药,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明显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时应用VSD,提高了植皮成活率及成活质量;患者创面愈合加快,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1-2]。

      笔者认为在使用VSD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术后护理,避免并发症:(1)术后定时观察封闭薄膜有无漏气情况,负压源负压是否达到要求,保持负压状态;(2)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发现堵塞先通过挤压引流管堵塞部位解决,如不行则更换VSD引流;(3)定时检查VSD敷料有无干燥、变硬,可以通过引流管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软化变硬的VSD敷料;(4)发现薄膜下积液应及时更换薄膜或更换整个引流。

      【参考文献】

      [1]代庆春.真空封闭引流在创伤修复中的现状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7,9(4):371-372.

      [2]杨越涛,张晓华,李英才,等.反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31-233.

    ↑上一篇:小儿摩擦苔癣样疹180例病因分析
    ↓下一篇:微波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