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青春期后痤疮4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15  浏览次数:671次

      作者:石小燕,胡继怡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皮肤科

      【关键词】 痤疮; 青春期后; 临床特征; 病因学因素

      寻常痤疮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青春期疾病,然而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增多趋势。为了探讨青春期后痤疮可能的病因因素,我们对49例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49例为2006年4月~2009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25岁以上的痤疮患者,男6例(12.24%),女43例(87.76%),年龄25~51岁。痤疮初发平均年龄:男17.4岁,女16.3岁。

      1.2 方法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病史包括痤疮发病史、痤疮治疗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及婚育史、痤疮家族发病史。并获得职业、化妆品使用、进食辛辣食物、精神紧张等因素对痤疮的影响资料。体检包括系统查体和痤疮评估(pillsbury法)同时检查患者有无雄激素性脱发或妇女多毛症。

      2 结果

      2.1 痤疮类型   

           2.2 痤疮严重程度   

           2.3 痤疮治疗情况 有6例(12.24%)既往未经任何治疗;12例(24.49%)仅在保健品商店或药店自购药治疗过。32例(65.31%)曾接受过皮肤科专业医生的治疗。外界因素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对痤疮的影响情况。家族史的调查表明有12例(24.49%)患者至少有1名Ⅰ级亲属成员患青春期后痤疮。在女性患者中伴妇女多毛症4例,其中1例B超检查示双肾上腺增生,另有1例示多囊性卵巢。伴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6例。在男性患者中伴男性型秃发1例。外界精神紧张等因素对痤疮的影响注:(A+C)与(B+C)的比值>1,视为痤疮的病因因素;≤1,视为非致病因素。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青春期后痤疮多见于女性(87.76%)。多数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痤疮,迟发性痤疮(25岁后发病)仅占32.65%。痤疮的严重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

      关于痤疮病因学研究多集中到患者潜在的性激素异常,尤其注重血清雄激素水平的测定,但检测报告的结果却很不一致[12]。本项研究是通过综合分析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某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病因因素。本组病例中34.69%患者其痤疮未得到及时或(和)有效的治疗,这对其痤疮病程迁延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外界因素如日晒、经常接触蒸汽或油污、使用化妆品、进食辛辣食物似乎没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在妊娠期间多数患者的痤疮减轻。在25例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女性患者中,有18例(72%)在增加精神紧张期间其痤疮突发或加重,提示长期精神紧张可刺激垂体-肾上腺轴,引起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使痤疮发作或呈持续状态。有35~40例(87.5%)女性患者其痤疮加重或突发。另外有2例正常闭经的患者其痤疮仍持续存在,这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雄激素水平相对增高有关。有12例(24.49%)患者有青春期后痤疮阳性家族发病史,显示遗传因素对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起重要作用。

      在女性患者中有10例(20.41%)伴有雄激素过多征如妇女多毛症或雄激素源性脱发,并在其中2例患者发现内分泌器官异常(肾上腺增生或多囊性卵巢)。提示伴有雄激素过多征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可能有潜在性肾上腺或卵巢结构或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1] 弓娟琴,胡兹嘉.痤疮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23(2):6568.

      [2] 施伟民,陈德利,朴英兰,等.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4):1516.

    ↑上一篇: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药疹1例及剥脱性皮炎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