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咪唑斯汀、雷尼替丁和潘生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57例疗效观

    发表时间:2011-08-24  浏览次数:720次

      作者:巩杰,张阳秋,吴艳  作者单位: 610031 四川成都,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雷尼替丁和潘生丁联合应用治疗157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2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121例)和联合治疗组(157例),分别给予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或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加雷尼替丁300mg,每日2次和潘生丁50mg,每日3次,连用4周。结果 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9.0%和91.7%,咪唑斯汀单用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2%和74.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不良反应嗜睡和口干的发生率咪唑斯汀分别为7.4%和9.9%,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9%和10.8%,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文提示三种药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荨麻疹;治疗

      The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157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mizolastine,ranitidine and dipyridamole

      GONG Jie,ZHANG Yang-qiu,WU Ya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 610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n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mizolastine,ranitidine,and dipyridamole in 157 cases of chronic urticaria was reported.Methods 278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mizolastine group(121 cases)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157 cases),mizolastine 10mg once daily or mizolastine 10mg once daily,ranitidine 300mg twice daily plus dipyridamole 50mg every 8 hours was administered for four weeks.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rkedly improved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were 79% and 91.7%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while 51.2% and 74.4% in mizolastine treatment group respectivel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zolastine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P<0.001).The incidence of sedation and dry mouth were 7.8% and 10.2% respectively in mizolastine group,while 9.5% and 11.3% respectively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in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mizolastine,ranitidine plus dipyridamole may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some recalcitiant cases of chronic urticaria without any side effects.

      【Key words】 urticaria;therapy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响着1/6~1/4的人群,甚至某些患者可疾患终生。而且,在患荨麻疹后,超过50%的患者其慢性荨麻疹持续至少1年,20%的患者持续可超过20年。笔者2004年至今用咪唑斯汀、雷尼替丁和潘生丁联合治疗157例慢性荨麻疹,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8例,男151例,女127例;年龄7~69岁,平均(31.5±16.3)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25.7±14.5)个月。患者均有红斑围绕的局限性、瘙痒性风团出现,少数患者有痒痛性血管性水肿。治疗前3天停用一切抗组胺、镇静剂及皮质类固醇。肝肾功能不正常者和妊娠、哺乳期妇女不入选。

      1.2 分组情况及治疗方法 2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咪唑斯汀组121例:单用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1~4周;联合治疗组157例联用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雷尼替丁0.3g,每日2次和潘生丁50mg,每日3次,1~4周。全部病例均不再用其他抗组胺药和辅助治疗药物。

      1.3 评分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评分标准 荨麻疹的症状及体征的四级评分标准[1]为:(1)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1~10个;2分为11~20个;3分为>20个。(2)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1cm;2分为1.0~2.5cm;3分为>2.5cm。(3)瘙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2次,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3分为重度,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3次或无法入睡、影响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4)风团发生次数: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每天出现1次;2分为2~3次;3分为>3次。(5)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持续时间≤4h;2分为4h<风团持续时间≤12h;3分为持续时间>12h。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按4级评分法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并计算治疗指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表现和转归。治疗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为治疗指数为100%;显效为60%≤治疗指数<100%;有效为20%≤治疗指数<60%;无效为治疗指数<20%。痊愈和显效例数所占的百分数合计为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咪唑斯汀组(A组)和联合用药组(B组)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组(B组)痊愈60例,显效64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达91.7%,显效为79.0%;单用咪唑斯汀组(A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2例、30例、28例、31例,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4.4%和51.2%。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t=6.08,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疗效比较见表1。

       注:t=6.08,P<0.001

      2.2 不良反应 单用咪唑斯汀组(A组)嗜睡9例(7.4%),口干12例(9.9%);联合用药组(B组)嗜睡14例(8.9%),口干17例(10.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52例患者,均未停止治疗,也未做特殊处理,3~5天后上述不良反应[1]逐渐减轻或消失。未发现有其他的严重的实验室异常,也未发现有临床相关的心率、PR间期、QRS时间等异常。

      3 讨论

      咪唑斯汀为苯并咪唑衍生物,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Slater[2]等研究表明,口服10mg剂量咪唑斯汀明显抑制体内注射组胺所诱导的风团及潮红反应。在实验模型中,咪唑斯汀抑制组胺及变应原诱导的渗出反应和ICAM-1的释放[3]。还抑制天竺鼠白细胞向支气管肺泡液的迁移,并降低大鼠结肠病实验模型的炎症反应[4]。Sudo等[5]证实咪唑斯汀直接抑制5-脂氧化酶途径而减少白三烯的生成。因此,在一些炎症状态下,咪唑斯汀可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例如迁移、类花生四烯酸物质生成或脱颗粒等。

      潘生丁可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分解成无活质的5′-AMP。因此,使细胞内cAMP浓度相对增加,从而抑制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脱颗粒作用和活性物质的释放。雷尼替丁为竞争H2受体阻滞剂,对组胺、五肽胃素等引起的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

      我们联合应用咪唑斯汀、潘生丁和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达91.7%,显效率达79.0%,不良反应轻微,提示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供临床选择使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巩杰,刘晶,姜科,等.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171例临床疗效观察.四川医学,2005,26(4):390-391.

      2 Slater JW, Zechnich AD, Haxby DG. Second-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a comparative review. Drugs, 1999,57:31-47.

      3 Michel L, Murrieta-Aguttes F, Jean-Louis D, et al.Humoral and cellular responses to histamine and pollen allergen in a skin chamber model: effect of mizolastine.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0,85:64-69.

      4 Goldhill J, Pichat P, Roome N, et al. Effect of mizolastine on visceral sensory afferent sensitivity and inflammation during experimental colitis. Arzneimittelforsehung, 1998,48:179-184.

      5 Sudo K, Nagain K, Yamada N. Inhibitory effect of mizolastine on 5-lipoxygenase. Jpn Pharmacol Ther, 1998,26(4):155-157.

      6 巩杰,高忠彬,张炜.仙特敏,甲氰咪呱和潘生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3):163-164.

     

    ↑上一篇:结核与结节性红斑的关系探讨及治疗
    ↓下一篇:皿治林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