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关于尿液检验的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26  浏览次数:1242次

    作者            单位

    姚雪      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院

    一、一般性状检查

    尿量(Urinevolume)

    【检验标本】24h尿

    【送检要求】按每升加5ml甲苯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健康成人1.0~1.5L/24h;小儿按公斤体重计算,较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

    1.尿量增多 ①生理性尿量增多见于饮水过多,饮浓茶、咖啡、乙醇类或精神紧张;②病理性尿量增多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神经性多尿等。

    2.尿量减少 ①生理性尿量减少见于饮水少、出汗多等;②病理性尿量减少常见于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尿毒症、急慢性肾衰竭。

    气味(Urine odor)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采集新鲜尿,及时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新鲜尿有一种挥发性芳香味。

    【临床意义】慢性膀胱炎、尿潴留、尿液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素生成氨,有氨臭味;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时有腐臭味;膀胱、直肠瘘时有粪便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有烂苹果气味。

    尿色(Urine color)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采集新鲜尿,及时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淡黄色

    【临床意义】

    1.黄色服用某些药物(维生素B2、金霉素、呋喃妥因、米帕林)及胡萝卜等。

    2.黄褐色胆红素(泡沫为黄色)、尿胆素增加等。

    3.淡红色至红色血尿、血红蛋白尿。

    4.棕黑色见于高铁血红蛋白尿、黑色素尿。

    5.乳白色丝虫病(乳糜尿)、尿路感染(脓尿)。

    6.蓝红色胆红素氧化后、绿脓杆菌感染等。

    透明度(Turbidity)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采集新鲜尿,及时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乳糜样见于乳糜尿。

    2.浑浊 见于脓尿、血尿、无机盐结晶尿。

    二、尿液11项分析

    酸碱度(pH)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5.4~8.4

    【临床意义】

    1.pH增高久置腐败尿、泌尿系感染、脓血尿、磷酸盐/碳酸盐结石。

    2.pH降低酸中毒、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尿酸盐(草酸盐、胱氨酸)结石。

    注:正常尿液可呈弱酸性(pH=6),但因饮食种类不同,pH波动范围可为5.4~8.4。肉食者为酸性,食用蔬菜水果可致碱性。

    尿比重(SG)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正常成人任意尿(1.003~1.030),晨尿>1.020,新生儿1.002~1.004。

    【临床意义】

    1.尿比重增高尿少时,SG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脱水等;SG增高同时尿量增多常见于糖尿病。

    2.尿比重降低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

    注:连续测定尿比重比一次测定更有价值,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呈持续低比重尿。

    尿胆原(UBG)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正常人为弱阳性反应,尿液稀释20倍后多为阴性。

    【临床意义】

    1.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梗阻性黄疸;

    2.尿胆原增加 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

    尿白细胞(LEU)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或0~5/HP

    【临床意义】尿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以及肿瘤等。

    注:成人妇女生殖系统有炎症时,常有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其特点是除可见成团的脓细胞外,尚伴有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应与尿道炎症区别。

    尿葡萄糖(GLU)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5.5mmol/L)

    【临床意义】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情绪激动等也可致阳性反应。

    尿酮体(KET)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患者酮体呈强阳性反应;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可呈阳性反应。

    尿蛋白(PRO)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增高 见于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肾结核、红斑狼疮、高热、败血症、前列腺炎等。

    注:试带法仅适用于正常人及肾病筛查,不适用于肾病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病情轻重的估计。

    尿胆红素(BIL)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肝实质性或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患者的尿中一般不见胆红素。

    注:尿中含有高浓度的维生素C(>0.5g/L)和硝酸盐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当患者接受大剂量的氯丙嗪

    治疗以及尿中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泌尿道止痛药)的代谢物时,可出现假阳性。

    尿血红蛋白(BLD)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1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

    1.急性溶血性疾病(如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各种病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大面积烧伤、手术后所致的细胞大量破坏等。

    尿亚硝酸盐(NIT)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尿路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感染者可呈阳性反应。

    尿维生素C定性试验(维生素C)

    【检验方法】试带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患者自留取新鲜尿液(以清晨空腹第1次尿为宜),lh内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检测尿维生素C用于提示尿液隐血、胆红素、亚硝酸盐和葡萄糖检测结果是否准确,防止出现上述项目的假阴性结果。

    三、尿液沉渣分析(urinary sediment)

    【检验方法】自动分析法/显微镜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新鲜尿液或首次晨尿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

    1.红细胞

    男:4.67±3.46/μl(0~12/μ1,2.2/HPF)

    女:8.14±6.37 μl(0~21/μ l,4.3/HPF)

    显微镜检法:0~3/HP

    2.白细胞

    男:5.69±4.21/μl(0~14/μl,2.2/HPF)

    女:12.66±7.84 μ l(0~28/μ l,4.7/HPF)

    显微镜检法:0~5/HP

    3.管型 偶见透明管型。

    【临床意义】

    1.尿红细胞增加 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瘤。

    2.尿白细胞增加见于泌尿系有感染性、非感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对间质性肾炎诊断有价值。

    3.透明管型 可偶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剧烈运动后等。

    4.颗粒管型提示肾单位有淤滞的现象,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肾盂肾炎等。

    5.红细胞管型 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等。

    6.白细胞管型反映肾化脓性炎症,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也可见于肾病综合征、狼疮肾炎。

    7.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8.肾衰竭管型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尿内出现宽形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9.脂肪管型 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及类脂肪性肾病。

    10.蜡样管型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和肾淀粉样变时,提示肾脏有长期而严重的病变。

    四、尿本-周蛋白(B-JP)

    【检验方法】加热凝溶法

    【检验标本】尿液

    【送检要求】取新鲜尿10ml置于干净容器中,及时送检。

    【检验部门】体液室

    【参考区间】阴性

    【临床意义】本-周蛋白尿是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重要特征。肾淀粉样变、慢性肾盂肾炎及恶性淋巴瘤患者亦可出现本-周蛋白。

    参 考 文 献

    [1]何艳.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镜检红细胞对照.今日科技,2000,10:36.

    [2]边卫萍.FA-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与血尿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2003,12(6):450.

    [3]李红江,苏惠青,任彩芬. 尿液分析仪测定隐血试验与人工镜检红细胞初步探讨.实用医技杂志,1998,5(3):135.

    ↑上一篇:关于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分析
    ↓下一篇:十二指肠引流液的临床检验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