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0-01-26  浏览次数:681次

    作者:张虹,龚永强    作者单位:650021)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nsparent lens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correcting high myopia Hong Zhang,YongQiang Go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21, Yunnan Province , China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parent lens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in correcting high myopia.   METHODS: Thirth patients (49 eyes) with high myopia underwent transparent lens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OL implant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patient's visual acu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surgery and observe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lasted for 612 months, average 8.5 months.   RESULTS: The best corrected vision of 49 eyes after surgery were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surgery. Postoperative uncorrected vision was above 0.5 in 28 eyes (57%); the best corrected vision was above 0.5 in 41 eyes (84%);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occured in 5 eyes(10%), and all the above were performed YAG laser treatment. Retinal detachment occured only in 1 eye(2%). Complications such as cystoid macular edema, fundus hemorrhage, glaucoma, and IOL deviation didnt occur in the followup period.   CONCLUS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herapy of transparent lens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OL embedding as refractive surgery to correct high myopia seems to be very effective and safe.  KEYWORDS: high myopia;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方法:对30例49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患眼手术前后视力,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12(平均8.5)mo。  结果:术后49眼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术后裸眼视力≥0.5者28眼(5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41眼(84%);术后发生后囊混浊5眼(10%),均行YAG激光治疗;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2%)。随访期内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眼底出血、青光眼、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  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一种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0引言      目前,近视的手术矫治主要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来完成,然而,角膜屈光手术要受到年龄、近视程度和角膜厚度等因素的限制。尽管角膜屈光状态是相对稳定的,而晶状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相关性改变:如调节力逐渐下降、晶状体纤维吸收水分而膨胀及晶状体混浊等,最终还是要解决晶状体问题[1,2]。随着人工晶状体(IOL)的改善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利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高度近视患者30例49眼,男18例28眼,女12例21眼;平均年龄(38±2.2)岁;术前裸眼视力0.01~0.3,屈光度数平均为13.3±0.42D,矫正视力0.2~0.7,平均眼轴长度28.2±1.37mm。所有病例均排除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病等眼底病变。

      1.2方法  术前检查:均查血常规、血糖、ECG,胸片、光定位、视力、验光、裂隙灯、前房角镜、三面镜、间接眼底镜、双眼A,B超、角膜曲率、视野等。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开睑后,倍诺喜表面麻醉,上方透明角膜作3.0mm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3∶00方位做角膜辅助切口,用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碎核,吸出皮质,抛光后囊,黏弹剂维持前房,囊袋内植入折叠晶状体,冲洗晶状体前后黏弹剂,调整人工晶状体于正位。BSS液重建前房,角膜切口层间注水封闭切口,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术毕,包扎术眼1d。术后典必殊眼液点眼2wk,随访6~12mo。

      表1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变化(略)

      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治疗后视力变化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患者30例49眼,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术后视力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表1)。

      2.2并发症  术中1例出现后囊膜破裂,且该患者于术后3d出现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扣压术后复位。术后1d,5例患者出现轻度角膜内皮水肿,予典必殊眼液、高渗葡萄糖眼液点眼后,2d角膜恢复清亮。术后监测眼压,未见高眼压症发生。1mo后逐渐出现后囊混浊5例,于术后6mo时行YAG激光切开后囊膜。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眼底出血、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

      3讨论      高度近视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视度数达10.00D以上称超高度近视,尤其15.00D以上者,其远视力不易矫正,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于高度近视眼,如行LASIK手术,切削的角膜组织较多、角膜失去稳定性、光学区小,暗光下容易出现明显的视觉障碍。且术后容易出现像差、屈光回退、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等。1889年法国医生Fukala首次进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开辟了晶状体屈光手术的新途径。但由于受当时手术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较多而且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从而使得该手术步入低潮[3]。关于晶状体性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可行性一直处于争议状态,高度近视眼因存在玻璃体液化、浓缩、后脱离及周边视网膜变性等改变,本身具有很高的视网膜脱离自然发病率,一般认为>10.00D的高度近视,5%~10%病例在一生中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对于此类患者行晶状体摘除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大大增加[4]。直到20世纪90年代,眼科专家才认识到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是摘除晶状体破坏了眼球内环境的稳定性,于是提出在透明晶状体摘除手术后,必须植入人工晶状体,才能稳定玻璃体,预防视网膜脱离[5]。由此,零度及负度数人工晶状体便应运而生,伴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成熟,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6]。作为屈光性手术的前沿,晶状体性屈光手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我院对30例49眼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佳,并发症发生率低,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3.1术前筛查患者  (1)近视度数>13.00D,裸眼视力0.01~0.3,行电脑验光矫正视力为0.2~0.5,由于年龄、眼轴长度、角膜及晶状体等方面检查不适合角膜屈光手术矫正,不愿或不能配戴眼镜,对此手术的风险表示理解;(2)晶状体透明或散瞳后晶状体周边部有轻度混浊,可检查到眼底情况,视网膜后极部及中周部正常;(3)专科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眼疾;(4)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2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  术前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选用SRK/T公式[7]电脑计算并打印出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职业、嗜好、健眼屈光度等修正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本组对青年人应在术后保持正视和低度近视状态(1.00D),对年龄较大者或老年人则尽量形成低度近视(2.00D),术后1mo裸眼视力≥0.5者占43%,0.1~0.5者占45%,全部超过术前裸眼视力。

      3.3术中严格认真操作  (1)麻醉:高度近视眼眼轴长,存在后巩膜葡萄肿,增加球后麻醉的风险,采用表面麻醉可避免眼球穿破等危险;(2)切口:角膜切口安全、操作简便、术野清晰;(3)撕囊:完整的连续环形撕囊,撕囊的直径一般比人工晶状体光学区小0.5mm。遇有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者应行彻底的前段玻璃体切除术;(4)人工晶状体要在囊袋内;(5)适当降低灌注瓶高度,维持前房稳定,减少玻璃体的移动,减少能量使用,缩短超声乳化时间。本组1眼术中出现后囊破裂,尽管术中已彻底清除前段玻璃体,但术后3d仍发生视网膜脱离。表明,完整的后囊膜对于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极为重要,尤其在高度近视眼的患者。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细致熟练的操作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伟,赵岱新,濮伟,等.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长期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9; 9(1):9799

      2杨亚波,杜新华,潘青,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远期疗效观察.中华眼科杂志 2002;38(3):151153

      3 Javitt JC. Gearlens extraction for high myopia: is this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Arch Ophthalmol 1994;112:321323

      4李朝鲜,玟吉,段汝桂.45例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 16(1):2324

      5燕振国,杨东霞.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12):24902492

      6孟觉天,王丹梅,金红颖,等.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国际眼科杂志 2004;4(1):9294

      7刘显勇,庄静宜.四种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眼术中的应用比较.眼科新进展 2007;27(8):606608

    ↑上一篇:白内障患者散瞳前后眼部生物测量比较及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精确选择分析
    ↓下一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调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