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1例

    发表时间:2010-02-26  浏览次数:599次

    作者:李娜,王宏彬,于书静    作者单位:(100050)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

    【关键词】  先天性虹膜 脉络膜缺损

      1病例报告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在临床偶见,但多位于视盘下方,缺损区包含视神经在内的少见,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女性,43岁,自幼右眼外斜,视力差。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视力:右眼0.02(矫正不能提高),左眼1.2,眼压:右眼15.2mmHg(1mmHg=0.133kPa),左眼14.9mmHg。右眼外斜20°,眼球运动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瞳孔6∶00位周边虹膜呈楔形缺损,对光反射存在,右眼晶状体皮质及后囊可见散在雪花样大小不一的片状混浊,左眼为人工晶状体眼。眼底检查:右眼可见脉络膜大面积缺损,累及视盘及黄斑,边缘呈圆弧状,边界不清楚,白色巩膜上可见少量视网膜血管及色素沉着(图 1A)。左眼视盘部脉络膜缺损,缺损区黄白色,面积约1.5个视盘直径(DD)大小,黄斑区未见异常(图 1B)。诊断:双眼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右眼废用性外斜视,右弱视,左眼人工晶状体眼。

      2讨论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双眼畸形,多为不规则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偶有散发病例。是由于脉络膜发育过程中眼泡胚裂发育不全,胚裂后端闭合过程受到干扰,后端闭合中断或延迟,脉络膜发育停止于某一阶段所致,多为双侧发病,单侧亦可见[1]。常伴有小眼球、白内障、眼球震颤、弱视、畏光、屈光异常、视力低下、继发性青光眼等其他并发症[2]。典型的脉络膜缺损合并黄斑发育不良者,视力一般较差。如黄斑正常,视力还可维持大致正常。本例患者系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图1彩色眼底像  A:右眼,累及视盘及黄斑部的脉络膜大面积缺损,视乳头边界不清,在缺损区内,白色巩膜上可见少量视网膜血管及色素沉着。B:左眼,脉络膜缺损累及视盘,缺损区以外视网膜及黄斑部未见明显异常。

      伴先天性白内障,双眼均累及视盘,可见视网膜血管从缺损区发出,视盘形态不模糊。但左眼脉络膜缺损未累及黄斑,行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可达正常。而右眼脉络膜缺损范围大且累及黄斑,故视力较差。本病无特殊治疗。为减轻患者畏光,可戴墨镜或变色镜,或小孔黑色角膜接触镜。因其较易合并视网膜脱离,检查时应详查周边视网膜及缺损区边缘,在视网膜未脱离或脱离尚低平时,可用激光光凝,形成堤坝式色素性激光瘢痕,将裂孔限制在缺损区内。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和硅油填充手术有利于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和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是目前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治疗手段[3]。

    【参考文献】  1张承芬.先天性白内障眼底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8171

      2陈达,张虹,陈泽秦,等.先天性脉络膜缺损2例.眼视光学杂志2008;10(6):460464

      3赵秉水,赵芳,张斌,等.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病理机制和手术疗效分析.临床眼科杂志 2005;13(6):500502

    ↑上一篇:蜂蜇伤眼部的并发症及治疗体会
    ↓下一篇:左眼睫状体原发性基底细胞癌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