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闭角性青光眼顽固性高眼压的综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0-08-04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乔玉春 王智霞 杜文娟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在行滤过性手术前,将眼压降至正常,这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但在临床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患者,术前经积极降眼压治疗,眼压仍持续不降。针对该类病人,我院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1999.2~2002.12月我院收治的该类病人32例(32眼),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49~76岁,平均59岁。右眼17例,左眼15例。视力为光感~0.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

      1.2 方法 32例病人术前采取积极降眼压措施,包括滴用匹罗卡品眼液、噻吗心安眼液;口服醋氮酰胺、50%甘油;静脉滴注20%甘露醇;按摩眼球等。用药24~48h眼压仍在30mmHg以上(1mmHg=0.133kPa)。在高眼压状态下我们为患者施行了前房穿刺术,术毕给予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0.2mL、氟美松3mg,同时静脉滴注氟美松10mg,连续3d。若次日测量眼压仍高于30mmHg,可以重复前房穿刺及结膜下注射,3d后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并给予镇静剂。手术采用1%利多卡因球后加眼轮匝肌麻醉。对于眼压已控制的患者可以实施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中在做完板层巩膜床后在巩膜瓣下及周围应用 0.2mg/mL 浓度的丝裂霉素1min。对经过上述处理未控制眼压的患者,在常规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式的基础上,采取术前经原穿刺口做前房穿刺,间断少量多次放出前房水,使眼压略有下降。在上述方法缓慢减压以后再行其它手术步骤[1,2]。所有病例术后均继续应用氟美松10mg静脉滴注连续3min,术前术后共6d后停药。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0.2mL、氟美松3mg,连续3min。对于术后患眼结膜仍充血明显的患者,我们采取术后三次结膜下加入5—氟尿嘧啶0.2mL滤过道周围结膜下注射。广谱抗生素7d。术后由医生给与眼球按摩1次/d,以维持滤过道的通畅。出院时教患者自行按摩,次数视患者情况而定,维持终身。

      2 结果

      32例患者术后眼压均在10~21mmHg之间。通过前房穿刺联合局部及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术前控制眼压的25例,占78.1%。并发症:32例中无一例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及脉络膜脱离发生。术后滤过强形成浅前房者8例,占25%,经扩瞳、加压包扎处理后,3~5d均恢复前房。术后发生结膜瓣延迟愈合的15例,占46.8%,经扩瞳、点用上皮生长因子后,全部恢复。

      3 讨论

      3.1 闭角性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原则上应该在眼压得到控制后再行手术,一般要控制在20mmHg以下,高眼压时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后的反应是比较大的。但如果一定要追求正常眼压下手术,而使高眼压的持续时间延长,对视神经将造成进行性的损害,使患者丧失治疗时机,导致视功能永久性的损害。因此对于术前采取积极降眼压措施,而眼压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应打破常规,尽快行青光眼手术,抢救患者的视力[3]。

      3.2 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发现闭角性青光眼顽固性高眼压患者通过前房穿刺降低眼压后,应用降眼压药物,尤其是缩瞳剂,效果较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为高眼压使虹膜的神经、肌肉处于麻痹的状态,缩瞳药物不易产生作用。前房穿刺解除高眼压后,恢复了虹膜对缩瞳药物的反应性,缓解瞳孔阻滞,降低眼压。局部及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可以使睫状环水肿减轻,从而有效的缓解睫状环阻滞,降低眼压。本文的32例患者通过前房穿刺联合局部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术前控制眼压的25例,占78.1%。我们认为此种治疗方法不失为闭角性青光眼顽固性高眼压患者术前控制眼压有效的方法。

      3.3 通过临床观察,闭角性青光眼顽固性高眼压患者的患眼通常眼内外组织充血水肿较明显,常规的小梁切除术后短时间容易形成局限性充血滤泡或巩膜瓣的粘连,使眼压再次升高。我们术中采取在巩膜瓣下及周围短时间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的方法,可预防或减少手术后局限性充血滤泡的形成和巩膜瓣的粘连,提高手术成功率。

      3.4 对于术前通过上述方法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术中为避免骤然大幅度降眼压,采取术前经原穿刺口做前房穿刺,间断少量多次放出前房水,使眼球对眼压的改变有一适应过程,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2007年10月乔玉春等:闭角性青光眼顽固性高眼压的综合治疗第5期2007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5期

      【参考文献】

      1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0

      2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

      3 童毅刚.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顽固性高眼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临床眼科杂志,1999,18(4):274275

    ↑上一篇:透明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
    ↓下一篇: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光动力疗法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