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盲部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10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黎立军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湛江 524003

      【摘要】目的探讨湛江地区防治儿童盲的原因,指出防治可避免盲的重要性。方法 对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部39名盲生用WHO儿童视力障碍检查法进行检查、诊断,总结其致盲部分、发病原因。结果 39名盲生中,21例为盲或严重视力障碍,占53.85%。最常见解剖部位为:视网膜、全眼球、角膜;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为盲校学生致盲致残原因,共13例占33.33%;可避免盲28例,占71.79%。结论 广东省湛江市儿童盲中先天性异常及遗传性眼病是主要原因,但可预防或治疗占多数,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盲;特殊教育学校;调查

      全世界儿童盲总人数约150万人,2/3分布在亚洲,其中我国有50万,加上患低视力的儿童,则人数还要翻几倍。由于寿命预期长,儿童盲与低视力患者要长期忍受由此带来的痛苦和歧视,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掌握当地的低视力现状对开展其低视力康复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对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盲部学生进行了普查,以确定盲生中盲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和部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学生一般资料、病史及家族史由询问学生、家长及保育老师获得,年龄6~19岁,平均(13.0±34.6)岁,检查合作程度好(在老师配合下),男女比例7:13。

      1.2 方法

      视力检查采用全国残联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制定的低视力表,用WHO儿童视力障碍检查法分别检查左、右眼,条件许可者均予验光,YZ5裂隙灯检查眼前段,YZ6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对每只眼的病变部位均做记录,择其最主要病变作为致盲病变部位,如果患儿有明显的家族史或公认的遗传性眼病,则诊断为遗传性眼病,视力残疾标准按照1987年我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1]。全部受检者均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眼部检查。

      2 结果

      2.1 特殊病史

      9位患儿提供的病史中,在1~3岁之间曾出现一次高热疾病,之后出现盲目。

      2.2 视力分类

      视力检查结果只记录较好一眼的视力。39名盲生中,21例为盲或严重视力障碍(一、二级盲),占53.85%,39例盲生视力检查结果

      2.3 病变部位

      位于视网膜有8例占20.51%,其中视网膜色素变性6例,视网膜脱离及Coat's病各1例;位于前房和前房角(先天性青光眼)4例占10.26%;位于晶体(先天性白内障)9例占23.08%;位于角膜6例占15.38%,其中角膜软化症(穿孔)5例,先天性小角膜1例;全眼球6例占15.38%,其中眼球萎缩4例,小眼球1例;位于视神经(萎缩)3例占7.69%;位于巩膜、葡萄膜、玻璃体均为1例。

      2.4 致病原因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3 例占33.33%,白内障、青光眼(后天)7例占17.95%,角膜病、眼内炎(全眼球)各6例占15.38%,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玻璃体浑浊、巩膜病变6例占15.38%,Coat's病1例占2.56%。

      2.5 可治盲分类

      在39例盲生中,可避免盲者28例(71.79%),不可避免盲11例(28.21%)。在可避免盲中,可预防者14例(50%),可治疗者14例(50%),其中白内障9例,青光眼4例,视网膜脱离1例。6例(15.38%)患先天性白内障盲生通过手术复明,从而从盲班转读低视力班,6例(15.38%)盲生验配了助视器,从而提高了应用视力。

      3 讨论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公办的公益性质的学校,专门针对聋哑和视力严重残疾的学龄儿童,招生范围跨越湛江、茂名两市,主要面向贫困残疾学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由于受教育及集体氛围的影响,学生的配合程度较好,采集病史资料及检查的准确性较高。盲校是学龄盲童集中的地方,具备了集中、经济省时、便于统计的优点,但由于学生来源特殊——多来源于贫困、边远地区,不能完全体现人群的代表性。

      本调查发现病变部位前3位分别是晶状体病(白内障)9例(23.08%),均为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8例(20.51%),全眼球病变6例占15.38%,角膜病变6例(15.38%),与武汉[2]、陕西[3]、华东地区[4]、山东等[5]省市盲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如武汉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晶状体,陕西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视网膜(36.36%),随后是青光眼(24.24%),晶状体(15.15%),华东地区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晶状体(27.5%),随后是视网膜(22.5%),全眼球(15.2%), 山东省盲校的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全眼球(38.0%),随后是视网膜(27.1%),晶状体(11.6%)[25],结果显示晶状体及视网膜仍然是盲与低视力发生的主要病变部位。排位和比例的差异考虑与调查样本量与来源的差异有关。本调查也显示的疾病主要解剖部位与眼球的所有结构均有关联,主要是屈光间质,对低视力患者的检查诊断有指导意义。

      本调查发现病变原因首位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3例(33.33%),主要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先天性白内障(各占15.38%),与武汉、陕西、华东地区、山东等省市盲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调查发病原因有高度一致性[25]。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作为盲与低视力发生的首位病因,对找寻筛选低视力的调查对象及康复对象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有先天性遗传性眼疾的患儿作家族调查或家人追踪,为今后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方向,甚至为计生工作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盲和低视力是可以避免的。约1/4患儿提供的病史中,在1~3岁之间曾出现一次高热疾病,之后出现盲目,这些患儿均检出角膜及内眼的严重疾患,按本地风俗习惯,小儿患“感冒发烧”,多要“忌口”,加上多淀粉少蛋白质的喂养习惯,估计高热后出现眼炎和眼内炎,角膜营养不良造成角膜软化症导致穿孔致盲,因此作者认为,维生素A缺乏及营养不良仍是广大农村贫困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如果有早期干预机制,则完全可能避免悲剧发生。本次调查还发现有6例患先天性白内障盲生通过手术复明,从而从盲班转读低视力班,如果这几位盲生能在更小的年龄得到手术机会,则会有更好的结果。另有6例盲生验配了助视器,从而提高了应用视力。因此,从多方面,如医院从妇产科、儿科、眼科入手,农村从卫生站、村医等入手倡导遗传咨询,宣传优生优育对于预防可避免盲,以及开展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治性盲,对于防治儿童盲,提高生存质量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阎洪禄, 高建鲁. 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2713.

      [2] 刘想娣, 谢源,周佩霞,等.武汉市盲校儿童低视力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 2006, 21(2):134.

      [3] 王雨生, 赵炜,马吉献,等. 陕西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06, 6(1):219221.

      [4] 石玉,许作敏.华东地区七所盲校儿童致盲原因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 2006, 38(12):747749.

      [5] 肖云皋,李蕴秀,江眷光,等. 山东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J]. 临床眼科杂志,2001, 9(2):157159.

    ↑上一篇:整合素β1在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中的表达
    ↓下一篇:退红方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