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眼底改变初步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755次

      作者:韩非,蒋炜,魏世辉,段烈英,罗涛,谌杨  作者单位:1.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四川 成都 610083;2.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 100852

      【摘要】 目的 了解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方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按性别、年龄、眼外伤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名挤压综合征患者中4人眼底出现改变,占57.1%,与性别、眼别无关。结论 汶川地震中挤压综合征患者有眼底改变。

      【关键词】 汶川地震,挤压伤综合征,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6日,我院共收治了1066名汶川地震伤员,其中有7名挤压综合征患者,我们对这7名患者的眼底作了检查,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5月14日我院收治的地震伤员中有7名挤压综合征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5~46岁,平均38.6岁,四肢或胸、腹腔挤压伤12小时至36小时,眼部、头部未受直接损伤。7名患者中4例(男性2例,女性2例)眼底出现改变,占57.1%,年龄25~42岁,平均37岁,其中2眼视网膜点、片状出血,1眼视网膜点状硬性渗出,1眼黄斑水肿,4眼视乳头水肿,1例重度失血者视网膜水肿、颜色淡黄,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颜色变淡。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由于病情危重,7名患者均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持续卧床,均采用床旁检查,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散瞳和相应的眼部治疗,经积极治疗眼部伤及视力逐渐康复,未造成严重视力障碍。

      2 讨 论

      挤压综合征是四肢或躯干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导致横纹肌溶解,在挤压解除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挤压综合征是地震发生后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主要病理基础是横纹肌溶解,即创伤诱发横纹肌细胞损伤,肌红蛋白、钾离子、肌酸激酶等横纹肌细胞内物质大量释放入血,引起继发损伤,挤压获救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损伤、炎症介质所致的损伤、细胞内钙超载是横纹肌溶解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2]。

      视网膜血管属于终末血管,其血管壁有三层:内膜为一层内皮细胞,中膜为平滑肌细胞层,外膜为疏松排列的胶原纤维,管壁很薄。通常,视网膜毛细血管由于其内皮细胞间连接为紧密连接,又有多数周细胞和厚的基底膜,为非通透性毛细血管,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全身其他血管而不能通过视网膜毛细血管[3],但是,当挤压综合征发生,横纹肌溶解,血液中有毒物质的增加,酸碱度失衡,电解质紊乱,使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受损,内皮细胞吞饮活性增强、胞质变薄,甚至坏死,使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强,大分子从血管壁渗漏出来,导致眼底出血、渗出、水肿。

      此外,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不能被忽视。早在20世纪初,Purtscher 就报道了远达性视网膜病变(Purtscher 视网膜病变),这种病最初因车祸、地震、房屋或矿井的倒塌等所致的严重胸腹部挤压伤,由于突然增加了胸腹腔内的压力,使上腔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突然增加,造成间接性的眼部损伤,眼底出现以软性渗出和出血为主的病变,软性渗出可为散在的,也可融合成片,以后极部及视盘周围最明显,同时伴有神经纤维层的出血,甚至可出现视网膜前出血,以及黄斑及视神经乳头水肿。轻者视网膜渗出、出血及水肿完全吸收,未留任何痕迹,重者遗留下陈旧性病变及视神经萎,视力严重障碍[3]。

      挤压综合征患者眼底改变的原因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此类患者全身症状严重,临床医师极力挽救生命、处理局部伤口,容易忽视眼部的损伤。一般情况下,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等损伤多较轻微,早期处理得当,大多可以恢复,但有时也会造成视力下降,因此,在早期救治挤压综合征患者时,不能忽视眼部的病变,树立全局观念,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避免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

      【参考文献】

      [1]Vanholder R,Van Biesen W,Lameire N etal.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Renal Disaster Relief Task Force in the rescue of renal disaster victims[J].Contrib Nephrol,2007,156:325.

      [2]谢院生.地震挤压伤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救治[J].武警医学,2008,19(10):869~872.

      [3]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1~192,3104

    ↑上一篇: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并发症
    ↓下一篇:眼球穿通伤79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