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静注尼可刹米对麻醉术后频繁、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5-13  浏览次数:650次

      作者:陈元良 张明途 杜光生 徐军 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关键字:静注尼可刹米对麻醉术后频繁、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呃逆主要由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不规则痉挛所致。麻醉术后频繁顽固性呃逆不仅增加病人的焦虑和痛苦,同时也增加手术麻醉恢复期呼吸循环的管理难度及术后切口出血、裂开等严重并发症[1],甚至引起全身功能衰竭而死亡[2]。本院采取静注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治疗麻醉术后病人频繁、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0~69岁,均为2003年10月至2006年8月的手术病例;胸腔手术1例,腹腔手术5例,流术1例。呃道诱发时间:术毕麻醉恢复期2例,术后第2~5天5例。呃逆频率:7-31次/min。持续时间:1h~3d。

      1.2 治疗方法

      对呃逆发生时间短者,取单次剂量尼可刹米0.375g,在2min内于静脉输液连接管中缓慢注入;对呃逆频繁或顽固不止并已经镇静、局麻药颈部膈神经阻滞等综合措施治疗无效者,在单次剂量(0.375g)静注的基础上,继之以0.375~0.75g+5%G.S 20~40ml,以10~20ml/h微泵维持。

      1.3 疗效评定

      完全控制:经治疗后呃逆完全控制,不再复发;好转:经治疗后呃逆停止又复发,但频率明显减少,间歇时间延长;无效:经治疗后呃逆照常。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静注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

      本组7例中完全控制6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不良反应,除1例稍感出汗外,未见其它明显不适。

      2.2 用药前后HR、MAP、SpO2、RR变化比较

      见表1。表1 静注尼可刹米前后生理参数变化的比较(略)

      3 讨论

      引起呃逆的原因较为复杂,其机制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外科手术后呃逆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刺激所致,多属于反射性和代谢障碍性呃逆。本组病例除了麻醉手术致自身神经体液及代谢等暂时性功能紊乱等可考虑的因素外,经B超、心电图、X线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其它器质性病变。发生频繁、顽固性呃逆可能的病因和机制[1,3]:(1)术毕麻醉恢复期因麻醉性镇静镇痛药的可能残留作用,大脑皮层的调控功能减弱尤其是延髓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和对颈髓3~5节段的隔神经反射中枢调控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2)手术操作牵拉胸腹盆腔等迷走神经广泛分布的内脏器官;(3)术后手术部位的渗出、水肿、肠腔胀气、酸碱电解质代谢紊乱、持续放置引流管及病人神经精神的自控能力减弱等潜在因素导致在术毕麻醉恢复期或术后早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并通过颈3~5脊髓膈神经反射中枢反射性引起膈肌痉挛,从而导致或顽固性呃逆的发生。

      对于麻醉术后病人频繁、顽固呃逆的治疗,作者认为除了积极寻找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外,早期适时正确选择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静注颇为有效,因为:(1)支配膈肌运动的膈神经由颈3~5脊髓发出的脊神经组成;(2)直接控制膈肌痉挛的神经反射中枢位于颈3~5脊髓节段;(3)膈神经反射中枢又直接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支配;(4)尼可刹米可选择性的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加快加深,并对颈3~5脊髓节段的膈神经反射中枢产生影响和调节作用,使膈肌及其它辅助呼吸肌活动幅度增大及频率加快,从而有效抑制呃逆反射弧的持续存在,迅速达到缓解膈肌痉挛及终止呃逆的目的[2,4]。结合本组病例疗效分析,取常规剂量的尼可剂米静注治疗麻醉术后病人频繁或顽固性呃逆,对绝大多数病人具有起效快、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功能稳定及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对于治疗后呃逆减轻但仍无法达到完全控制的个别病例可作进一步观察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存在的可能。

      总之,静注尼可刹米治疗麻醉术后发生的频繁、顽固性呃逆是一种快速、简便、可靠、安全的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秦新裕,姚孔庆,主编. 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18.

      2 何成.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进展.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

      3 魏绪庚,田素杰,主编. 麻醉治疗学.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85~578.

      4 耿洪业,王少华,主编. 实用治疗药物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85.

    ↑上一篇: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单肺通气手术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布托啡诺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