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氯诺昔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20  浏览次数:531次

      作者:陈宏才 作者单位:318050 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麻醉科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其生物半衰期短,耐受性好,镇痛和抗炎效果强,副作用小,可用于术后镇痛,但对大手术其单独使用镇痛效果欠佳[1]。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确切,但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其副作用也明显增加,但与舒芬太尼复合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以单纯使用氯诺昔康镇痛为对照,比较观察氯诺昔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选取骨科、上腹部手术后自愿要求术后静脉镇痛的患者共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25~65岁;体重45~60kg;ASA I~II级;术后镇痛随机分为I组(氯诺昔康组)、II组(氯诺昔康、舒芬太尼组),每组60例。排除标准:近期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氯诺昔康使用禁忌证的患者。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半小时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 mg。麻醉选择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0.1 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芬太尼 3μg/ kg。术中七氟烷吸入,丙泊酚,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术中机械通气。术毕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清醒后拔管。回病房后常规鼻吸给氧,脉搏血氧饱和度均>95%。

      1.3 镇痛方法

      I组:氯诺昔康48mg;II组:氯诺昔康48mg、舒芬太尼60μ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剂量为 2ml/h,PCA为每次0.5 ml,锁定时间为15min。负荷剂量I组为氯诺昔康8 mg,II组为氯诺昔康8 mg、舒芬太尼4μg。

      1.4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分别记录术后4、8、12、24、48h 各组的VAS评分。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法,0分为完全清醒,1分为偶有睡意、易于唤醒,2分为经常瞌睡但易于唤醒,3分为嗜睡、难以唤醒。并记录镇痛期间各组发生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包,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PCA期间在不同时段的VAS评分见表1。各时段Ramsay镇静情况见表2;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术后PCA期间在不同时段的VAS评分(略)表2 各时段Ramsay镇静情况(略)表3 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略)

      3 讨论

      术后镇痛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恢复环境和较少的副作用,阿片类镇痛药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但也存在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甚至呼吸抑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一直被用于非手术或院外疼痛的治疗,随着NSAIDs胃肠外剂型如氯诺昔康的出现,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围术期疼痛治疗。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氯诺昔康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激活神经内啡肽系统而发挥镇痛作用[2],其镇痛作用强、 副作用小,因而备受推崇。 有研究报道,NSAIDs类药物酮洛酸与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相似,而前者较少出现恶心、嗜睡 ,并且肠道功能更快恢复[3]。在I组术后4、8、12h的镇痛评分明显高于II组,并且有2例出现明显疼痛,证实单独使用氯诺昔康并不能有效的控制大手术之后的早期剧烈疼痛,必须联合其他镇痛方法。  事实上由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辅以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局麻药、氯胺酮、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组成的多模式或“平衡”术后镇痛技术较受欢迎[4]。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对μ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7~10倍,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II组加用舒芬太尼60μg作为氯诺昔康镇痛复合药,在术后各时段观测到的VAS评分均<3分,并且在术后4、8、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I组(P<0.05)。

      氯诺昔康作为术后镇痛治疗药物副作用小,极少引起呼吸抑制。而舒芬太尼有抑制呼吸的风险,经反复注射或大剂量注射后可出现迟发性呼吸抑制。II组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可能与多模式镇痛使用较小剂量舒芬太尼有关。在等效剂量下,舒芬太尼的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效应比芬太尼弱。加用舒芬太尼60μg后,在术后初期的镇静程度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但未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是术后镇痛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减少其发生率,两组患者术毕均静脉注射强效止吐剂格拉司琼效果满意。通过观察,舒芬太尼与氯诺昔康联合使用的镇痛模式,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并不增加副作用,效果比单纯使用氯诺昔康确切。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是一种最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Kehlet H , Dahl JB. The Value of “meltimodal” or “balance analgesia”in postoperative pain treatment . Anaesth Analg, 1993,77(8):1048~1056.

      2 kulich W, klein G. Influence of the nonsteroidel anti-inflammatory drug lornoxican in the seertion of the . endogenous opiate peptioles dgnorphin and B-endorphin.Aktuel Rheumatol,1992,17:128~132.

      3 Wong HY, Carpenter RL, Kopacz DJ, 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evalua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Anesthesiology,1993,78:6~14.

      4 Pavlin DJ, Horvath KD, Pavlin EG, et al. Preincisional treatment to prevent pain after ambulatory hernia surgery. Anesth Analg,2003,97:1627~1632.

    ↑上一篇: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中小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氟哌啶醇引起不随意运动7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