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5-26  浏览次数:538次

      作者:唐伟红 作者单位:301900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芬太尼;心脏快通道麻醉;心脏手术

      近年来,心脏手术麻醉提倡快通道心脏麻醉,即强调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争取在手术后1~6 h内拔除气管导管,缩短在ICU的滞留时间并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为此选择我院2005年至2008年对快通道麻醉管理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ASAⅡ~Ⅲ级,心脏彩色超声示心脏射血分数(EF)大于50%,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脉搭桥术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男∶女=1∶1;以术中芬太尼总量小于15 μg/kg为A组;15~30 μg/kg为B组;大于30 μg/kg为C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5~10 μg/kg或丙泊酚1~2 mg/kg、维库溴铵0.1~0.2 mg/kg,以0.8~1.5 MAC异氟醚吸入并按需微泵静脉注射丙泊酚及芬太尼维持麻醉。停机后各组均用持续静脉镇痛泵,用药为20 μg/h芬太尼、30 μg/h氟哌利多直至术后第2天。

      1.2 监测

      术中常规监测动脉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肺动脉均压、中心静脉压(CVP)、Hct、体温、尿量、血常规等。依据血液动力学及ECG中ST段及T波监测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的应用,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由ICU主管医师观察清醒时间,并依据统一标准拔除气管导管并记录时间,由麻醉医师记录患者的ICU滞留时间、胸液引流量、术中输血量等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在性别比、年龄、体重、身高、射血分数(EF)值、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胸液量、输血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患者术后苏醒、早期拔管、ICU滞留时间的影响见表2。表2 2组术后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和ICU停留时间的比较(略)注: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1

      3 讨论

      目前,随着麻醉、手术技术与理念的更新,新型短效阿片类药物的问世及麻醉给药和监测技术的进步使快通道心脏麻醉成为可能[1],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

      本组资料可见,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中输血量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3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芬太尼对患者苏醒影响较小。而拔管时间A、B 2组明显短于C组,提示芬太尼总量超过30 μg/kg可明显影响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结果与报道的结果相一致。术后早期拔管并不增加并发症,却可降低25%的医疗费用[2]。

      术后疼痛、各种管道刺激是造成心脏手术后患者不适、应激反应增强和血液动力学波动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采用芬太尼、氟哌利多镇痛镇静使患者能耐受机械通气,而且在自主呼吸恢复后因疼痛缓解而更有利于患者的呼吸运动与咳嗽排痰,有利于患者脱机。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1 h内使用了适量的丙泊酚,尤其对冠脉搭桥患者更显示术后镇静对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3]。

      我们认为,心脏快通道麻醉是以科技、麻醉及新药的发展为基础,需要外科、麻醉和术后ICU医师的通力合作。麻醉处理追求尽可能完美的各项生理指标、尽可能少的生理干扰措施,以期达到快通道目的。

      【参考文献】

      1 Robert MB.Early postoperative care:basic pathophysiology,fasttrack protocols,and common scenarios,Manual Of perioperative care in cardiac surgery 3rd edition.Blackwell Science,2005,17:121143.

      2 徐美英.快通道心脏麻醉的进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335337.

      3 Murphy GS,Szokol JW,Marymont JH,et al.Impact Of shorteract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On fasttrack recovery of the cardiac surgical patient.Anesthesiology,2004,96:600606.

    ↑上一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下一篇:高龄髋关节手术不同椎管内麻醉方式的对比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