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硬膜外麻醉后导管拔出困难2例

    发表时间:2011-07-15  浏览次数:589次

      作者:孙国海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1 病历摘要

      本人在从事麻醉工作的十余年中曾遇到硬膜外麻醉后,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2例,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39岁,因脐旁切口疝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口疝修补术。病人取左侧卧位,经T 11~12 行正入法硬膜外穿刺,穿刺顺利。经穿刺针向头侧硬膜外腔置入导管2.5cm时遇有阻力,继续置管阻力消失,置管6cm后退出穿刺针,硬膜外腔留置导管4cm。给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后无脊麻征象,又分别追加5ml及7ml。约8min后患者诉右侧腿脚发麻,左侧较轻。15min后,手术开始,患者感觉疼痛,静脉辅助杜非合剂3ml,患者入睡,吸氧。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常规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术毕拔管,当拔出2cm时导管被卡住无法继续拔出,置患者于穿刺时的体位仍无法拔出,在穿刺部位注入3ml局麻药后拔管也无法拔出,于是重新消毒处理穿刺部位后,病人带硬膜外导管先回病房。术后5h再试拔管仍未成功。术后第一天、第二天也曾多次反复拔管,进展仍不明显。术后第三天,病人腹部伤口疼痛也明显缓解,病人取俯卧位能耐受,腹下垫一较厚的海绵垫,嘱其放松身体,轻轻地缓慢向外拔,约5min左右,突然感觉阻力消失,导管得以顺利拔出,发现距导管前端2cm处缠绕成一死结。

      例2,男,28岁。因急性阑尾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左侧卧位选T 12 ~L 1 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顺利,负压明显,向头侧置管3.5cm,顺畅。固定导管。注入局麻药(2%利多卡因)后,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进行。术毕拔管困难,恢复穿刺时的屈曲体位,管被拔细也无法拔出导管,于是带导管回病房。术后6h再行拔管仍未拔出。术后第30h再到病房拔管时,病人诉导管已于术后29h左右自行脱出,仔细检查导管距导管前端2~3cm之间有一不太明显的压痕,(查看导管时已距导管脱出约1h)估计导管被椎间关节压迫所致。此病人于术后18h已下地活动。

      2 讨论

      硬膜外麻醉时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多为导管在硬膜外间隙迂曲、缠绕、打结以及导管被椎间关节压迫等,也有学者认为拔管困难可能与导管被黄韧带夹住有关。一般采取调整病人体位、局部注射局麻药等方法可得到解决。我们遇到的这2例用上述常规方法后,无效而采取了保留导管数日,间断拔管的方法。由这2例的处理我们体会是:硬膜外麻醉术后遇到拔管困难时,应缓缓用力慢拉,切忌粗暴硬拔,以免拔断导管,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再者置入导管切莫置入过长,这在刚从事麻醉工作不久的医师当中最常见,是因担心退针时将导管一起退出。熟练硬膜外麻醉操作很关键,置管最好不要超过5cm。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打结的发生率尚无确切统计,而置入导管过长无疑会增加导管打结的发生率。导管一旦在硬膜外腔打结,大多都要拴住硬脊膜外腔中的结缔组织或小血管等。强行拔管势必要引起硬膜外腔内组织较大损伤或出血引起血肿,患者背部 不适或管断腔内。而缓缓用力慢拉导管和/或置留导管数日,可使腔内被拴住的组织坏死、离断并行成宽松隧道,导管可被拔出。术后导管拔出困难也可因为穿刺引起导管周围组织肿胀痉挛,椎间隙狭窄或病人过度紧张而导致。置留导管数日可缓解肿胀痉挛,如果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脊椎进行主动活动,椎体与椎体之间的协调运动可解除对硬膜外导管的压迫而将其”挤”出。如例2。因此我们觉得硬膜外拔管困难时置留导管两三日,间断拔出,为上策,千万不要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而酿恶果。

      作者单位:056404河北省涉县天铁集团职工医院麻醉科

    ↑上一篇:异丙酚加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100例分析
    ↓下一篇:全身麻醉复合骶麻与单纯静脉全身麻醉在基层医院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