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用于脑肿瘤手术麻醉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3  浏览次数:605次

      作者:李彤 作者单位:河南太康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太康 46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在脑肿瘤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64 例ASAⅠ~Ⅲ级, 年龄(46.14±14.06)岁, 体质量(61.62±6.91)kg 的脑肿瘤病人择期手术。局麻用利多卡因,然后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结果 整个麻醉过程生命指征较平稳。苏醒时间(31.34±11.46)min, 恢复迅速, 无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 适用于诱导与维持麻醉, 还具有降低ICP、保护脑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异丙酚,麻醉,静脉,脑肿瘤

      我院自200702以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全麻用于脑肿瘤手术麻醉6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4 例, 女22 例; ASAⅠ~Ⅲ级;年龄(46.14±14.06)岁;体质量(61.62±6.91)kg。术前合并心电图异常12例,高血压6例,经内科治疗稳定后择期手术。病种有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脊索瘤、听神经瘤等。

      1.2 麻醉方法 禁食禁饮4~6h,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入室监护BP、HR、ECG和SPO2。硬膜外选择L3~4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4cm,退针后将导管妥善固定。局麻药选用1%~2%利多卡因,常规加入1∶20万U肾上腺素,试验剂量2ml,确定无脊麻后追加5~7ml,45~60min后追加局麻药5ml,麻醉平面上界T10左右。切皮前静注异丙酚负荷量2~3mg/kg,待患者入睡后,用微泵,静脉泵注异丙酚,5~8mg/(kg·h)至手术结束,同时静注芬太尼2μg/kg,全程面罩给氧。

      1.3 麻醉效果判定 优:患者安然入睡,肌肉松弛,镇痛满意;良:患者轻微肢动,麻醉效果欠佳;差:麻醉失败,需要更改麻醉方法。

      2 结果

      麻醉效果优61例(95%),良3例(5%),无效果不佳者。静注氯胺酮0.15mg/kg,异丙酚用量100~350ml,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5~4h,术毕患者3~10min清醒,能睁眼肢动,对刺激有反应送回病房。术中BP、HR稳定,SPO2>98%,术后恶心呕吐1例,无精神症状,无麻醉并发症。

      3 讨论

      脑肿瘤手术麻醉能够有效的保护脑,为手术提供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和清晰的手术视野,以提高手术准确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促进病人术后更快地恢复有重要作用。

      异丙酚麻醉能够提供一个快速麻醉诱导和平稳的维持过程及良好的麻醉后苏醒状态,可降低BP、减慢HR,与PRO剂量、ASA评级、病人年龄、过度肥胖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呈正相关[1]。本组麻醉诱导后BP下降,但其下降最低值仍在正常范围,说明异丙酚对BP的影响有限[2],是一种良好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剂。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血压反应,与芬太尼并用作用更明显。本组异丙酚维持麻醉,病人生命指征相对稳定,手术顺利,说明麻醉维持效果满意。异丙酚的清除半衰期短,无蓄积作用,麻醉手术时间及用药量与术后恢复无明显相[3]。脑肿瘤因长期压迫神经组织及ICP增高,导致脑组织缺血。异丙酚可减少CBF,降低CMRO,很好维持脑需氧平衡,提高大脑的缺血耐受性。异丙酚能降低脑肿瘤病人的ICP,尤其是诱导期间更为显著,注射后ICP明显下降[3]。脑肿瘤病人术前存在OFR代谢紊乱,手术时OFR升高产生再灌注损伤,而异丙酚能有效清除OFR,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4]。

      本组病人采用利多卡因局麻后再用异丙酚维持,取得良好效果。利多卡因能有效收缩血管而降低颅内压[5],主要通过增加脑血管阻力而降低脑血流量和颅内血容量,可使脑氧耗降低,具有稳定细胞膜和减少脑电生理所需能量,清除自由基,还能防止细胞肿胀,利多卡因在直接收缩和全身收缩脑和全身大血管同时,又能扩张创伤部位的脑微血管。颅内大血管收缩在人体内可快速降低颅内压,病灶区微循环解除痉挛,则改善缺血组织的供血而无“窃血”隐患,减少脑细胞损害而具有脑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硬膜外阻滞用于脑肿瘤麻醉除了镇痛效果确切外,具有良好的肌肉松驰作用,方便手术操作且不受麻醉时间限制;而泵注异丙酚使患者在手术时始终处于睡眠状态,可控性好,术毕迅速清醒,2种方法结合使用麻醉效果甚为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487.

      [2] 刘仁玉,杭燕南.麻醉与脑氧供需平衡[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5,16(2):174176.

      [3] 张文俊(译).脑保护的药理学[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2,13(2):95.

      [4]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59.

      [5] 卢振和,高崇荣.利多卡因对脑氧耗和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19(6):335337.

    ↑上一篇:基层医院颅脑外伤手术静脉麻醉46例体会
    ↓下一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术中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