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高原地区硬腰联合阻滞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11-17  浏览次数:678次

      作者:安胜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1医院麻醉科,西藏 山南 856000

      【关键词】 高原;妇科手术;联合麻醉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行子宫全切(次全切)手术中采用硬腰联合阻滞麻醉,其效果明显优于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子宫全切(次全切)术56例,年龄为45~70岁,体重40~65公斤。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组30例,硬腰联合阻滞麻醉26例。

      1.2 方法 术前30分钟均留置导尿,肌注阿托品0.5mg和注射用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常规输液、吸氧,取侧卧位定位消毒。硬膜外组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于L1~L2椎间隙穿插,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3.5cm,常规注入1.8%~2.0%盐酸利多卡因10~18ml。联合组用联合穿插针于L2~3椎间隙穿插,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针内腰麻针进行腰麻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0~1.2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3~1.5ml的混合液共计2.5ml。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及全身情况增减,以0.3ml/s~0.5ml/s的速度注入完毕后拔出腰麻穿插针,由硬膜外穿插针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3.5cm,腰麻注药5分钟后由硬膜外导管注入1.8%~2.0%盐酸利多卡因3ml为实验量,5分钟后根据监测和手术情况,追加1.8%~2.0%利多卡因5~15ml,直至手术结束。术中全程用美国生产的NPB4000型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

      2 结果

      联合组与硬膜外组相比,起效药量和总药量均少,注药到麻醉平面满足手术时间短,阻滞完全率高,两组相比术中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联合组血压波动较大,通过加快输液速度等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两组相比术中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术毕两组均给予硬膜外术后镇痛;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发生头痛、恶心及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3.1 为了便于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注意特殊体位如头低位、截石位对呼吸、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注意预防周围神经和肌肉长时间压迫损伤[1]。妇科手术以中老年妇女为多,病员常并存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慢支炎等疾病,或继发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麻醉前应予治疗和纠正[1]。长期以来,子宫全切(次全切)术的麻醉国内大部分以连续硬膜外为主,有一点穿刺法和两点穿刺法[1]。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大,肌松满意率低,我科将部分病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由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及脊髓[2],比硬膜外腔局麻药要通过扩散、渗透等作用才能阻滞神经根快,因此该方法诱导起效时间短(约4~6分钟),用药量少,阻滞完善、肌松明显。腰麻药我们选用0.75%布比卡因1.0~1.2ml加5%葡萄糖1.3~1.5ml共计2.5ml的重比重液,可使骶尾神经被充分阻滞,消除盆腔脏器牵拉痛,克服了单点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完善的缺点[3];由于应用较细针内腰麻针进行穿插,加之腰麻用药量少,明显减少了头痛等腰麻术后并发症,本组患者没有并发症。因此,我们认为联合麻醉可作为子宫全切(次全切)术的麻醉方法之一。

      3.2 我院地处海拔3650m的山南地区,大气压为65.2kPa,氧分压为海平面的64.2%,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机体为适应低气压、低氧分压这种特定环境,血液成分代偿性的增高,血液的粘滞性增加,流速减低,导致微循环血流降低,加重了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因此,应强调及时、充分供氧以确保肺泡有效通气。本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即常规吸氧,约1/8患者间断面罩加压给氧,使脉搏氧饱和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

      3.3 联合麻醉由于兼有硬膜外和腰麻的双重操作,应由有一定技术的医师操作。术中血压有一定下降,经积极处理后都基本恢复,本组有3例血压下降达20%,经过给予麻黄碱10~20mg后很快恢复。因此,麻醉前应建立静脉通道,预先补充血容量,减少联合麻醉中腰麻对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术中应密切监测,及时处理,确保手术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96.

      [2]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26.

      [3] 刘宗民,贾文娟.丁卡因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1):11.

     

    ↑上一篇: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不同麻醉方式下行阑尾切除术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