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抗结核药导致结核病患者肝损害与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4-03-07  浏览次数:1069次

    结核病是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蔓延发展[1]。因结核病患者需同时服用儿种抗结核药,疔程长,由此导致严重肝损害[2].GST基因家族:GSTM1、GSTT1基因分别编码GSTM1、GSTT1两种亚型,并有基因多态性;其无效基因型,可引起相应的酶表达缺失或活性下降[3]。为此本试验对解放军3O9医院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

    对象、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解放军309医院结核病研究所收集2011年07月至20I2年01月住院结核病患者。纳入标准谷丙转氨酶(ALT)>2N(N=40u·LI),或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都升高,并且其中一项超过2N都定义为肝损害;无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住院结核病患者10~20d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

    排除标准谷丙转氨酶(ALT)<2N,或AST、ALP都升高,但其中任何一项都无超过2N;有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

    2试剂与仪器

    试剂小剂量血液DNA提取试剂盒,TIANGEN公司产品;2×TaqPCRMasterMix及DL~s00M盯ker,均购自美国⒎mGen公司。引物,购自上海生I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仪器iCyelerPCR循环仪,美国Bio-Rad公司产品;GS-15R高速台式低温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产品;5DYY-111稳压稳流电泳仪、DYCP-31B电泳槽,均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

    3实验方法

    分组124例结核病患者中,非肝损害患者25例分为A组。轻、中、重度肝损害患者肝损害患者共99例分为B、C、D组。

    结果

    1一般情况124例结核病患者中,肝损害患者99例,年龄14~20岁;非肝损害患者25例,年龄14~72岁。

    124例患者血样标本,经PCR扩增及电泳后,无效基因不被扩增;电泳图中,未见有效基因条带。电泳后,阴性对照268bp处有条带;GSTM1(a/b)在215bp处有条带,GSTT1(a/b)在480bp处有条带。

    2基因与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之间的关系

    T检验分析GSTM1基因分布频率,在A、B、C、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GSTT1的基因分布频率,在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m1基因分布频率,C组与A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结果见表1。偏相关分析A组:GSTM1无效基因、GSTT1无效基因分布频率与非肝损害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GSTM1、GST⒎无效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与轻度肝损害(B组)、中度肝损害(C组)、重度肝损害(D组)比较,相同,结果见表2。

    讨论

    GSTM1、GSm1基因具有基因多态性,这两种纯合基因的无效基因型是药物毒性及其它作用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4]。研究表明[5],服用卡马西平后导致肝损害,与GSTM1和GSTM1、GSm1基因具有基因多态性,对台湾结核病患者的研究显示[7]:GsTM1无效基因型是服用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的一个风险囚素,与GSTT1无效基因无关。然而,2008年,对高加索结核病患者的研究显示[8]:GSTM1无效基因型与服用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无关,而Gs唧1无效基因与服用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有关。本试验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组GSTT1基因无显著统计学差异)。GSTM1、GSTT1基囚分布频率,组内比较非肝损害患者无统计学差异;轻、中、重肝损害患者中,GsTM1、GstT1无效基因型分布频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GSTM1、GSTT1基因与服用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个体化用药打下分子生物学基础.

     

     

     

    ↑上一篇:MRI在侵袭性葡萄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一篇: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理护理干预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