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自制鼻腔异物钩的临床使用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46次

    作者:李勇 蒋征宏《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1月2卷1期 经验交流【关键词】  鼻腔异物  鼻腔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异物种类繁多,临床上常根据异物不同、滞留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其中以外生性圆形异物多见,且多滞留于总鼻道前段。鼻腔异物多发于1~6岁儿童,常因儿童的好奇玩耍,误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我科自制回形针异物钩代替常规钝头异物钩行鼻腔异物取出,均一次性取出,无损伤及其他副作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2004年到我科就诊的87例鼻腔异物患者,男63例,女24例,年龄18个月~6岁半,平均3岁半,病程30min~48h,异物均位于总鼻道前段。异物为花生、黄豆、橡皮擦、药丸、松子、玉米籽、塑料子弹等非生物类圆形异物。      1.2 回形针异物钩的制作 将回形针上、下叶翻转拉开呈180°,并将中央关节拉直(图1),将上叶游离端合拢(注意上端应压向下方,以防取出异物时损伤鼻腔),使之呈一小圈,稍将小圈顶端向其自然弯曲方向用力,使之自然弯曲弧度加大,以利于取出异物(图2、图3),消毒备用。    图1 (略)     图2(正面图)(略)      图3(侧面图)(略)       1.3 治疗方法 安慰患儿,将回形针异物钩藏于右手掌心,左手轻抬患儿鼻尖使其头后仰,直视下看清异物。右手拇指、示指持其下叶,中指位于食指前,迅速准确的将异物钩上叶由总鼻前插入异物后方,拇指上抬下叶,中指下压,使上叶“挖”向异物后方。阻止异物后退,并向外轻用力即可取出异物。       2 结果

      87例患儿均顺利一次取出异物,无一例出现鼻腔损伤或推深异物。       3 讨论

      鼻腔异物临床上有多种取出方法,但因儿童的恐惧及不能自制,故在临床上因取出异物时常致鼻腔及黏膜损伤。甚至有的医生由于惧怕损伤鼻腔,使用镊子取出类圆形异物,由于儿童的不配合常将异物推入鼻腔深部,使异物取出更加困难,甚至需全麻、气管内插管以防止异物被吸入下呼吸道。且异物多为植物种子,含有脂肪酸,进入鼻腔后刺激鼻黏膜使其分泌物增多,种子发胀,使异物取出更加困难。我科以往曾由于患儿不能配合而将患儿用床单包裹下强行用钝头异物钩取出异物,常致患儿鼻腔受损,患儿哭闹不止,自改用新方法后无一例出现上述情况。此法方便、快捷、无损伤、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治疗变应性鼻炎鼻内滴药时间的探讨
    ↓下一篇:鼻出血并发脑卒中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