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7-24  浏览次数:707次

     作者:岳兰,许凤山,李 雨    作者单位:510318 广东,解放军第421医院五官科

     【关键词】  气管切开;护理

     气管是人体呼吸和排痰的主要管道,当因喉部肿瘤成急性喉炎、急性喉水肿、喉部异物阻塞而发生阻塞性呼吸困难或窒息时,如不紧急处理就会有生命危险。为了抢救生命,需行气管切开术,有很多严重呼吸道阻塞的病人,做了气管切开术就挽救了生命[1]。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不当可产生许多并发症,甚至可使病人发生生命危险。本文通过对解放军第421医院五官科收治的10例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年5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共收治10例气管切开的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48~75岁,置管时间1~4个月,通过护理,无一例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无感染发生,提高了治愈率,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2  护理措施

        2.1  环境  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 ℃,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加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2  体位  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2.3  抢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与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注意意识、血压、尿量、出入量等全身情况的变化,这些变化均可引起呼吸的改变,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2.4  导管引起阻塞  阻塞原因:(1)气囊滑脱堵塞;(2)分泌物黏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模式的改变及痰液性状、呼吸频数、费力伴“三凹征”提示套管或大气道梗阻,常为痰痂阻塞套管,更换后转危为安。吸气时腹部隆起的同时胸廓下陷为反常呼吸,提示肺不张可能,多由黏稠的痰栓阻塞小支气管引起,常伴有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处理时护理方面应加强拍背吸痰及湿化雾化,必要时予以呼吸机正压通气纠正缺氧,并设置大潮气量将肺不张冲开。

        2.5  咳嗽  排痰困难者,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2.6  湿化  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12万u,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 ml,每日总量约200 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 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雾化,雾化穿透力强,水气能直接进入肺泡,这是湿化滴液达不到的。不过雾化时因吸入气中有水蒸气的存在而使氧分压相对降低,同时热蒸汽能刺激黏膜的分泌使痰液增多,常出现呼吸困难。故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 min,根据痰液的黏稠程度2~4次/d。

        2.7  局部感染  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2.8  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  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2.9  无菌操作  所有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

        3  小结

        气管切开是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抢救措施,其护理要点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2],护理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度的责任心,并且要提高自身业务知识,理论付诸行动,有计划,有重点,做好无菌技术操作及空气消毒,进行全面检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反映,防患于未然,避免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冯小梅.气管切开后护理进展.护理学杂志,2002,17 (11):11.

    2 赵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3:440.

    ↑上一篇: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经鼻内镜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