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颞骨原发性胆脂瘤2例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50次

    作者:郑显平    作者单位:643020 四川自贡,自贡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颞骨;胆脂瘤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男,53岁。主诉:左耳后肿瘤1+个月,疼痛放射至左侧头部,能忍受,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听力无明显下降,耳道无流脓,无耳鸣,无眩晕。当地抗炎治疗1+个月余,耳后肿痛无好转,反而加重收住院。既往无耳流脓史,耳无外伤史。入院查体:左耳廓无畸形,耳道无脓性分泌物,外耳道后上壁无塌陷,鼓膜无充血、无穿孔,耳后沟存在,乳突区红肿、压痛,有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分泌物。右耳未见异常,无面瘫体征,动作协调。颞骨CT扫描:左乳突内后壁骨质破坏,左乳突区密度增高影,与脑相通,脑组织无病变,中线波无移位。听力检查:双耳听力正常。在局麻加基础麻醉下行左乳突探查术:术中见右耳后骨膜下脓肿,乳突尖骨质破坏吸收形成2.5 cm×2.0 cm创腔,乳突内后壁骨折破坏,与脑相通,颅内压不高,鼓窦内少许肉芽组织,鼓室无病变,听骨及听骨链无破坏,鼓膜无穿孔,鼓室盖完整无破坏,鼓窦可见软组织影。行左乳突探查术:术中见乳突内侧壁、后壁、鼓窦骨质破坏,面神经管无骨质破坏,乳突腔、岩骨后面充满白色洋葱样块状物,病检为胆脂瘤。手术彻底清除乳突腔、岩骨胆脂瘤及鼓窦肉芽组织。术腔填塞碘仿纱条,术后10天逐日取出纱条,14天取完,抗生素治疗15天,伤口愈合,无耳痛,听力无下降,无头痛、呕吐,无面瘫体征出院。出院诊断:左颞骨原发性胆脂瘤。随访4年无复发。

        例2,患者,男,15岁。主诉:左耳痛15天,加重5天,耳痛不能忍受,无放射痛处,耳无流脓、无耳鸣、无眩晕,听力下降入院。既往无耳流脓史,听力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7.7 ℃,左耳廓牵拉痛,耳道无脓液,耳道后壁隆突,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液,切开引流出大量白色稀薄脓液,奇臭,探查耳后壁骨质缺损,与乳突相通,鼓膜窥不清,左耳后沟消失,乳突区压痛明显。右耳正常。听力检查:左耳轻度听力损伤,传异性耳聋。颞骨CT扫描:左侧乳突区充满软组织密度影响,密度较均匀,乳突区内侧壁及后壁骨质破坏,面神经管无破坏,鼓膜无穿孔,听骨及听骨链正常,鼓室少许肉芽生长,乳突、鼓室、鼓窦已形成自然根治腔,乳突及鼓窦腔内大量白色干酪样组织,奇臭,病检为胆脂瘤。彻底清除创腔内胆脂瘤及鼓室内肉芽,术腔填塞碘仿纱条,术后10天逐日取出纱条,14天取完,抗生素治疗15天,伤口愈合,复查听力正常,耳不痛,不发烧,无耳鸣、眩晕出院。出院诊断:左颞骨原发性胆脂瘤。随访3年,无复发。

        2  讨论

        原发性胆脂瘤[1]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没有耳漏及鼓膜穿孔史。先天性原发性胆脂瘤是由胚胎期外胚层遗留的胚胎细胞所形成,多发生在颞骨的岩尖、乳突部和鼓室内。原发在迷路内侧或近岩尖者,听力多幸存,原发在骨迷路者,听力丧失。后天原发性胆脂瘤为咽鼓管功能不良,中耳长期处于负压,中、上鼓室之间的狭窄通道即鼓室隔的鼓前峡与后峡被肿胀的黏膜所堵塞,致松弛部鼓膜袋状凹陷,形成囊状,继而上皮脱落积存致成,胆脂瘤出现在完整鼓膜内侧,与外耳道无连续性。颞骨CT扫描是确诊原发性胆脂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因此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耳肿痛、听力下降,应尽早行颞骨CT扫描,发现病灶,及时治疗,减少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迟放鲁.中耳炎的分类的再认识.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8(19):716-720.

    ↑上一篇:鼻咽癌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1例
    ↓下一篇:β防御素在慢性扁桃体炎组织的分布及功能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