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新生儿听力筛查2830例临床资料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29次

    作者:魏娜

    【关键词】  听力筛查 语言残疾 新生儿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小儿听力减退发生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期。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这些听障儿得到早期诊断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前能得到适当干预,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障碍引起语言残疾。我院对2003~2006年出生的2 83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筛查对象,男1 624例,女1 206例。

      1.2  筛查方法  听力筛查仪采用美国产GS170 Automated OAE Screener User Manual,对出生3~7 d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若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则分别在42 d和3个月进行筛查。

      1.3  筛查标准  分为通过和未通过。通过:外耳道记录到正常的耳声发射反应,说明孩子听力正常,但孩子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的应用等,因此要继续关注孩子的呼力和语言发育情况。未通过: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可能是测试环境噪音过大、耳道分泌物堵塞或中耳疾病等。    1.4  筛查结果  本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见表1。

      表1  新生儿听力初筛和复筛结果(略)

      注:未通过包括单侧和双侧未通过,听障率为听障占总数比率。

      1.5  诊治结果  经过初筛和复筛均未通过的听障儿,都转到南京解放军414医院听力中心、江苏省听力康复中心,经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进行确诊和提出治疗意见。最后11位听障儿都经过跟踪随访,结果9名听力正常,另外2名,1名有听障家族史的确诊为重度听力损失,1名为轻度听力损失,都予正常干预。

      2  筛查未通过原因分析

      2.1  操作中存在问题  新生儿出生后,耳边有胎脂、羊水、耵聍等分泌物,使测试受到干扰;新生儿不配合,头摇动、哭闹,在仰卧位、俯卧位或怀抱位时影响测试结果。此外,测试环境噪音大、测试者手部抖动或耳膜头选择不合适、探头位置不正确,都会导致结果不显示或未通过。

      2.2  高危新生儿  高危因素包括:有听力障碍家族史;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引起宫内感染;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患高胆红素血症;孕期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出生Apgar评分低于4分;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患细菌性脑膜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等。

      3  讨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已在我院正常开展,对听障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障引起的语言残疾,提高听障儿生活质量。筛查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复筛,听障率由16.3%降至0.4%,在筛查工作中怎样才能提高通过率、排除假阳性儿是关键。测试者应尽可能减少操作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如:选择安静的检测室;测试前换尿布,因新生儿在移动、哭闹、吸吮时影响结果,应哺乳后或睡眠时进行;筛查前清洁耳道,选择合适的耳模头,在插入探头前,轻拉耳垂使外耳道伸直,探头尽可能深插入耳道,放于正确位置;操作者避免手抖动造成噪音源等。做到以上几点结果仍为未通过,要仔细询问围产期病史,排除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对已存在的高危因素予以早期干预。在听力筛查中重度和极重度听障儿的听力基本无改变,而轻中度听障儿的听力有改善和正常化趋势,可见听障儿3个月早期诊断和6个月内的早期干预是可行的、必要的。因此,只有把各级医院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正常开展好,早期发现听障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才能使聋儿聋而不哑,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鼻中隔偏曲伴鼻出血28例治疗体会
    ↓下一篇:声带息肉手术方式选择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