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复方苍耳洗液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0-03-15  浏览次数:645次

    作者:马森   【摘要】 目的  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的换药治疗中,寻求便捷、高效、无不良反应的药物,提高治愈率。 方法  选择78例应用内镜手术的患者,其中随机选42例用中药复方苍耳洗液经3~6个月术后冲洗换药,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止。与36例应用抗生素等治疗者进行比较。 结果  (1)上皮化情况,两组比较为97.62%∶94.44%,差异无显著性。(2)不良反应,局部反应0∶33.33%,胃肠道反应4.76%∶66.67%。(3)临床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是鼻科医生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通过复方苍耳洗液的临床应用提高了鼻内镜手术后的换药疗效。       关键词  复方 苍耳洗液 鼻窦炎 鼻息肉 内镜术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是临床鼻科医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自鼻内镜手术问世后,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疗效。而复方苍耳洗液在术后的治疗中显示出光辉的前景。以下报告笔者近年应用复方苍耳洗液在鼻内镜术后的治疗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内镜手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组。42例应用复方苍耳洗液(以下称治疗组)换药冲洗;36例应用抗生素等换药治疗(以下称对照组)。      1.2 药物组成 治疗组:苍耳子、辛夷花、香白芷、薄荷、十大功劳、黄芩、当归、黄芪。对照组:5%过氧化氢溶液、甲硝唑注射液。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换药治疗,治疗组在3~6个月内手术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有41例,占97.62%;对照组有34例,占94.4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见表1。      2.2.1 胃肠道反应 治疗组无胃肠道反应病例出现;对照组12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胀满、恶心等症状,占3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2.2.2 局部反应 治疗组2例出现头晕、局部胀痛等表现;对照组24例出现局部不适、头晕、鼻腔干燥烧灼感。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鼻内镜术后情况比较(略)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是临床鼻科医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其无论是内科治疗还是术后治疗,都因长期使用抗生素、点滴缩血管剂,导致各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或者耐药性。而复方苍耳洗液不仅具有鼻内科抗菌药的功能及特点,且在鼻内镜外科手术 [1,2]治疗的换药技术上,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功效,抗菌作用不亚于抗生素。中医对慢性鼻窦炎早就有所认识,中医称之为“鼻渊”和“鼻痔” [3],《素问?气厥论》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浊涕下不止也”,认为肺气虚而失治,其治节失职,以至清肃不力,邪毒凝聚于窦窍,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湿浊内聚,久郁化热,循经上达窦窍,久困窦内则伤肌损膜,以致浊涕、脓涕。其病位主要在于肺、脾、胆经。由于发病日久,久病多虚,虚中又夹实,故方中用十大功劳以清热毒、通络,苍耳子、辛夷花、香白芷、薄荷、黄芩等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散寒、止痛之效。配黄芪、当归则起到散而不伤正气,亦可起到补益气血、调节久病气血皆伤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诸小侬,山下ぃ一,等.鼻内窥镜手术疗效分析.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2,27:349-350.      2 许庚,李源.内窥镜鼻窦外科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149-168.      3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耳鼻喉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3-56.

     

     

    ↑上一篇:鼻衄止血汤治疗儿童鼻出血57例
    ↓下一篇:开放性喉损伤的急救处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