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鼻甲成型术170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18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张廷录 孙雪峰 刘新彦 高晓平 王会宾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北 宣化 075100

      【关键词】 鼻炎 鼻甲 内窥镜 外科手术

      2000.5~2006.8月我院经鼻内镜行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成型术17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170例中,男108例,女62例,年龄18~65岁;病程1~15年不等。患者均持续鼻塞,轻重不一;伴有粘液涕或粘脓涕;查体下鼻甲粘膜肥厚或息肉样变,以后端为主;呈结节状或桑椹样,色暗红或淡红,对1%麻黄素收缩不敏感。均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全部病例均见鼻甲肥厚,堵塞鼻腔;50例患者下鼻甲骨质增生,64例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筛窦、上颌窦炎症。

      1.2 治疗方法 全麻下手术50例,局麻下手术120例。患者仰卧位。均行鼻腔1%的卡因40mL加0.1%肾上腺素5mL收缩表麻鼻腔2~3次,1%利多卡因加3~4滴0.1%肾上腺素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浸润,如有息肉样变先用吸切器切除息肉样变组织。鼻内镜下自下鼻甲前端自前向后顺其矢状游离缘切开粘骨膜直达下鼻甲后端,剥离子在骨膜下分离下鼻甲内侧及外侧粘膜,游离下鼻甲骨,用微型咬骨钳或剪刀去除下鼻甲骨质2~3mm,如粘膜肥厚可切除外侧部分粘膜,将内侧粘膜向下外侧包裹下鼻甲骨。下鼻甲骨有向内侧增生肥大者,可行下鼻甲骨骨折向外移位。鼻腔以膨胀吸血海绵及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第3d抽取填塞物。合并有慢性鼻窦炎者,常规行鼻窦开放术。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鼻腔通气良好,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3mm,中鼻甲可见;有效:鼻通气明显改善,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3mm,中鼻甲可见;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显效和有效记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月内每周行术腔清理,随访1年以上。显效126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100%,有5例感通气过度、鼻腔干燥,无粘连、粘膜萎缩等并发症。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鼻科常见疾病。是发生在鼻粘膜和粘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肥厚或息肉样变[1]。继而出现鼻阻塞、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激光、微波、等离子等治疗方式方法。这些方法对下鼻甲粘膜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可引起鼻腔干燥、继发萎缩等并发症。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下鼻甲正常粘膜,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重要性。下鼻甲粘膜中含有丰富的粘液腺、浆液腺、混合型腺及杯状细胞,其分泌液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粘液毯,构成粘液纤毛清除系统,是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粘膜下层的海绵状血窦具有调节鼻阻力的重要功能。

      理想的下鼻甲术式应包括[2]:①缩小肥大或肿胀的下鼻甲体积;②恢复下鼻甲在鼻腔内的正常形态;③恢复正常鼻阻力;④尽可能多地保留下鼻甲粘膜;⑤操作简单、易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型术正是基于保留下鼻甲粘膜的完整性,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高卓平等[3]下鼻甲粘膜下成型术术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上皮存在,排列紧密,纤毛大部分存在,排列方向统一,粗细均匀,纤毛覆盖面积基本完整。因此该术式符合微创及功能性的治疗原则。

      慢性肥厚性鼻炎多有下鼻甲骨的增生改变,单纯去除部分粘膜,术后易复发。粘膜下切除部分骨质,既能使鼻甲缩小而又不易复发,同时保留了正常粘膜。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去除下鼻甲骨亦不宜过多,以2~3mm为宜,过多易导致下鼻甲体积过小,而至鼻腔通气过度、干燥感。对下鼻甲向内侧增生肥大者,给行下鼻甲骨骨折向外移位,以保证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有足够的间距,有利于中鼻道的通气引流,改善整个鼻腔的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宁,庄瑞丰,马秀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431144

      2 徐俊伟.46例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0,16(9):122

    ↑上一篇:维生素AD滴剂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慢性鼻前庭炎55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鼻腔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烧灼在急症鼻出血治疗中的临床运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