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基层医院鼻咽癌误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7  浏览次数:511次

      作者:吴长明,张 锋 作者单位:311700 浙江,临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鼻咽癌;误诊

      鼻咽癌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恶性肿瘤,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好发于40~60岁,症状典型病变明显者诊断不难。因发病隐蔽,早期不易诊断,但对一些早期病变、黏膜下型者或与其他疾病并存时,就易疏忽[1]。由于本病表现各异,原发部位深在而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常易造成误诊或误治,影响疗效及预后。本院1971年至2007年共诊断鼻咽癌78例,其中误诊误治12例,误诊率达14.1%,误诊时间6个月以上者3例,延误率达3.85%,总结分析如下。

      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32岁,因左耳堵塞感,听力下降2个月,于2005年3月在我科就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行左鼓膜穿刺、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效,2个月后左眼视力下降,左颈部肿块,检查鼻咽部黏膜光滑,两侧咽隐窝对称未见新生物,左眼外展麻痹,左颈深上淋巴结肿大,4 cm×3 cm×3 cm,质硬、固定、鼻咽部2次活检为慢性炎症。鼻咽部CT报告示鼻咽癌伴左颈淋巴结转移,第3次鼻咽部活检,确诊为鼻咽部未分化癌。

      例2,患者男,52岁,因右颈部肿块伴同侧头颈部间歇性疼痛近6个月,外院以颈部淋巴结炎抗感染治疗,肿块未消失,多次就诊查右侧咽隐窝稍隆起,黏膜光滑,活检后提示黏膜慢性炎症,抗生素治疗15天无效,同一部位再次活检,病检为未分化鳞癌。

      例3,患者女,42岁,因右侧头痛6个月,当地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治疗无效,来本科就诊,可见鼻咽部新生物,活检病理为低分化鳞癌。

      2 鼻咽癌常易误诊疾病分析

      2.1 误诊为卡他性中耳炎 鼻咽癌原发于侧壁者,特别是在咽鼓管隆突或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处压迫咽鼓管多先有耳鸣、耳聋,由于肿瘤发展浸润使耳鸣、耳聋加重,并伴有鼓室积液与炎症,咽鼓管阻塞引起的耳部症状完全一致。但引起化脓性中耳炎少见。许多临床医师只注意耳部症状体征而不注意追究其病因造成误诊。占误诊疾病第二位,误诊中耳炎有4例。

      2.2 误诊为颈淋巴结核病变 因鼻咽部淋巴回流是先汇入咽后淋巴结,继入颈深淋巴结上群,故鼻咽癌早期即可发生颈上部淋巴结转移。由于先发现颈淋巴结肿大,易被误诊为颈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如合并感染则更易被误诊。误诊淋巴结炎7例,占误诊疾病之首。

      2.3 误诊为三叉神经痛及其他原因头痛 肿痛原发于咽隐窝者,可经破裂孔侵入颅内而引起头痛、损害神经,出现三叉神经痛。鼻咽癌的浸润、扩展和合并感染可引起神经性头痛,多发阵发性剧痛,破坏颅底或进入颅内一侧颈部,后有顽固性剧烈头痛。头痛部位较固定,持续存在,以颞、顶、枕部多见。

      3 鼻咽癌误诊原因分析

      (1)病史询问不仔细:对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和综合症状认识不足是误诊重要原因。(2)已有鼻咽癌的症状体征,而未检查鼻咽部或虽然检查但粗略而过,未能发现是导致误诊另一原因。(3)转移部位的症状较为明显时,而忽视和不注意深究其症状来源。如颈上部淋巴结肿大,而不注重鼻咽部。(4)临床各科室建立正常的会诊,讨论制度不够,致使病人长期诊断不清,这是误诊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4 鼻咽癌诊断标准

      鼻咽癌早期症状主要是晨间回吸涕中带血,单侧耳鸣、耳聋、头痛、颈上部淋巴结肿大,凡具备以上一个或两个症状就应考虑是否有鼻咽癌的可能,临床诊断标准如下:(1)鼻咽部有新生物或可疑病灶,鼻咽部活检证实为癌。(2)颈上部淋巴结肿大,活检证实为转移性癌,鼻咽部有可疑病灶,活检为阳性或阴性。(3)有可疑病灶,活检为阳性或阴性。(4)颅底CT检查有骨质破坏,合并有脑神经损害体征,鼻咽部有可疑病灶,活检为阳性或阴性[2]。

      5 重要诊断方法

      鼻咽癌的诊断方法很多,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1)施行全方位检查,应将鼻咽镜检查列为常规。(2)纤维鼻咽镜检查或内镜检查。(3)活检。(4)颅底X线、CT、MRI检查。(5)血清学检查(EBVCA-IgA)。

      6 防止误诊措施

      (1)对颈部症状及体征具体分析,伴有耳鼻症状持续2周以上经治疗不愈者,均应警惕有患鼻咽癌可能。(2)重视鼻咽镜检查及鼻内镜检查。(3)鼻咽组织片、CT、MRI检查,可显示肿瘤部位及向颅底侵犯范围。CT在颅底骨质破坏诊断上其有独特优势。鼻咽癌颅底骨破坏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头痛、脑神经损害症状出现后1~6个月内。(4)EB病毒血清学检查:IgA-VcA,敏感度高,确诊前 6~10周即可出现,IgA-EA特异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82.

      2 方美珍,潘颈根.鼻咽癌在口腔颌面外科误诊的临床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10(3):207-207.

    ↑上一篇:咽部NK/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下一篇: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56例手术配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