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筛前神经切断术的术前试验

    发表时间:2010-07-29  浏览次数:515次

      作者:费国立 王立群, 张 雄 作者单位:712000 陕西咸阳,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摘要】 筛前神经切断术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手术方法,开展得比较广泛。但由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复杂,该手术治疗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很多患者对该手术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盲目的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资源浪费和医患纠纷。给患者术前进行筛前神经阻断试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方法。可以在术前选择手术有效的患者,使手术目的性明确,提高筛前神经切断术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 筛前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阻断试验; 过敏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 )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热。据统计,变应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临床上一般分为常年性(perennial)和季节性(seasonal)两型[1]。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有,易见于年轻人,主要原因有:(1)吸入性变应原:如室内、外尘埃、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多引起常年性发作;植物花粉引起者多为季节性发作。(2)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鸡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特别是某些药品,如磺胺类药物、奎宁、抗生素等均可致病。(3)接触物如化妆品、汽油、油漆、酒精等。其他可能是某些细菌及其毒素,物理因素(如冷热变化,温度不调),内分泌失调或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等病因均可致病。也可由于多种因素同时或先后存在[2]。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内科常规的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包括:(1)解剖畸形的矫正;(2)不可逆变组织的切除;(3)降低鼻内神经兴奋性。

      筛前神经切断术是外科治疗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切断副交感神经纤维对鼻腔的支配,以降低其兴奋性。 筛前神经为三叉神经眼支的终末分支,其中含有来自睫状神经节的副交感纤维,随筛前神经分布于鼻腔前部。鼻腔前部是鼻浆液腺分布的高密度区。切断此神经可以有效控制鼻浆液腺的分泌,减轻过敏症状[3]。

      筛前神经切断术的方法有:眶内进路 、鼻内进路、筛窦进路等。现在由于鼻窦内窥镜的普及,鼻内进路、筛窦进路成为较理想的术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4] 。

      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筛前神经切断术只是其治疗方法中的一种。该手术有着良好的疗效,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特异性。根据笔者对2005年来63例门诊该手术的患者追踪随访,11例术后停药复发,可以认为无效。约占到17%。这部分患者一般意见会很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尝试在术前进行筛前神经阻断试验来筛选手术适应证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结如下。

      1 筛前神经阻断试验的目的

      筛选筛前神经切断术的手术适应证患者,使手术的目的性明确,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2 筛前神经阻断试验的原理

      利用神经阻断剂创造一个和神经阻断术后相似的鼻腔环境,并由此推论神经阻断术后的大致结果。

      3 筛前神经阻断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鼻窦内窥镜,2%利多卡因适量, 鼻腔黏膜麻醉针头, 一次性注射器。

      3.2 方法 在内窥镜下,用0.1%地卡因棉片行鼻中隔上方黏膜表面麻醉,自前向后2次,每次5min。在内窥镜下,寻找筛前神经鼻中隔支(位于鼻中隔前上方,靠近鼻背,与眶下缘平面相齐处),找到后,将2%利多卡因注射于黏膜下,约1~2ml即可。试验可以两侧同做,也可只做单侧。特别说明:该试验只能用神经阻断剂,以利多卡因为首选,不能加入其他抗过敏药物。试验前1周内应该停止一切药物治疗。术后可发生喷嚏和水样涕,数小时后反应消失。

      3.3 结果和观察

      观察期为3天。术后第2天至第3天,以鼻腔变态反应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患者为筛前神经切断术的手术适应证患者。鼻腔变态反应症状未见减轻的,禁做筛前神经切断术;鼻腔变态反应症状未见只有轻微改善的患者应该慎做该术,并必须告知病人术后可能预后不良。

      推荐使用客观加减号评分法:(1)试验后喷嚏次数减少为+号,未减少为-号;(2)试验后鼻腔分泌物减少为+号,未减少为-号;(3)试验后鼻分泌物涂片查嗜酸细胞阴性为+号,阳性为-号。应用:3个+号以上,表明该患者术后可能预后较好,提示可以进行筛前神经切断术。2个+号以下,要慎做该术。4个-号,提示该患者可能术后预后不良,应禁做该术[5]。

      4 讨论

      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局限性。很多患者对该手术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这是客观存在。盲目的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资源浪费和医患纠纷。给患者术前进行筛前神经阻断试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方法。可以在术前选择手术有效的患者,使手术目的性明确,提高筛前神经切断术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王正敏. 耳鼻喉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114-116.

      2 孔维佳,王斌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2-68.

      3 闵钟云. 翼管神经切断术的进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21(2):79-83.

      4 韩德民. 鼻内窥镜外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5-120.

      5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上一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
    ↓下一篇:咽部NK/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