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386例老年人耳疾与听力障碍状况

    发表时间:2010-07-28  浏览次数:568次

      作者:赖丹 黎万荣 黄毅岚 蒲俊梅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 调查来我院以耳部疾患就诊的386例老年人的听力残疾状况与耳疾的病因分布,为本地区老年人群耳聋、耳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来我院以耳部疾患就诊的38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分别进行电耳镜、声导抗、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根据听力检查及诊断结果对386例老年人进行听力损失评定及病因分析。结果 386例(772耳)老年人中,无听力损失为67耳,占8.68%;轻度听力损失为228耳,占29.53%;中度听力损失为288耳,占37.31%;重度听力损失为117耳,占15.16%;极重度听力损失为72耳,占9.33%。就诊患者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91.32%,其中以中耳炎和老年性聋为主要病因。结论 以耳部疾患就诊的老年人中都有不同程度地听力损失,其中中耳炎和老年性聋致残占相当大的比例,有效防治中耳炎和老年性聋是防聋治聋的关键。

      【关键词】 老年人;听力障碍;耳疾

      听力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较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且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解老年人听力状况及耳疾的病因分布,我院以耳部疾患就诊的老年人进行听力检查和诊断,为预防和干预老年人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行听力学检查的386例老年人,其中男205例,女181例,年龄65~95岁,平均年龄74.2岁,65~70岁198耳,71~80岁372耳,81~90岁174耳,91~95岁28耳。有伪聋和夸大聋者除外。由耳鼻咽喉科医师对就诊的老年病患采集病史和专科检查后,进行相关的治疗和咨询,对有异物、耵聍或脓液等清除后复查听力。

      1.2 测试仪器与方法

      采用GSITympstar中耳分析仪行226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查,分别测试鼓室导抗图形及同侧1 000、2 000 Hz声反射阈值。纯音测听采用听力计AC40(丹麦 Interacoustic),校准气、骨导强度,线性关系。向病人详细说明检查方法,确信病人理解后开始测试。检查时先测听力较好耳,采取“升五降十”的方法寻找该频率的听阈值,直至得到较准确的气导和骨导阈值。若双耳均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特别注意测试过程中的 “有效掩蔽”。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在隔音室进行,测试仪器为Smart OAE耳声发射仪。DPOAE刺激声频率f2/f1=1.2,刺激声强度L1为65 dB SPL,L2为55 dB SPL。测试起始频率为0.5 kHz,结束频率为8 kHz,观察0.5、1、2、3、4、6、8 kHz 7个频率。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PDH97.3推荐标准〔1〕,对386例老年人进行听力损失程度的分级。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声导抗声反射引出耳数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通过耳数

      见表1。71~80岁年龄组就诊人数相对较多,随年龄增长,声反射引出率和DPOAE通过率都逐渐降低。表1 各组声反射引出及DPOAE通过情况(略)

      2.2 各年龄组听力损失程度分布情况 就诊患者的听力损失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分别为228耳(29.53%)和288耳(37.30%)。听力损失>40 dB HL的患耳为477耳(61.79%)。各年龄组听力损失程度分布情况见表2。表2 各年龄组听力损失程度分布(略)

      2.3 引起听力减退的病因(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因)分布情况

      耳疾患病因素中主要分析中耳炎〔104(26.94%)〕(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干性穿孔)、非感染性致病因素包括老年性聋〔118(30.57%)〕、噪声性聋〔26(6.74%)〕、突发性聋〔35(9.07%)〕、脑外伤〔19(4.92%)〕、耳外伤〔11(2.85%)〕、药物性聋〔23(5.96%)〕、遗传性聋〔15(3.89%)〕以及传染病〔4(1.04%)〕、全身性疾病〔28(7.25%)〕和不明病因〔67(17.36%)〕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来我院以耳部疾患就诊的386例老年人的听力状况发现,患者听力损失的发生率高达91.32%。文中采用的OAE检查是反映内耳外毛细胞功能的良好指标,OAE的通过不仅依赖耳蜗整体功能完整,还依赖正常的外、中耳功能和良好的听力水平。同样中耳声导抗测试采用的同侧声反射指标的引出需要正常的传导结构、足够的声强及完整的反射弧。随年龄增大,声反射引出率及DPOAE通过率逐渐降低,这与各种原因导致的外、中耳病变及渐近性的耳蜗衰退密切相关。本组研究对象显示61.79%的老年人存在听力残疾(≥40 dB HL),随年龄增大,听力损失程度加重,并呈现由高频逐渐向低频发展的趋势。

      老年人听力损害主要表现为听阈提高和听野缩小。导致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听觉系统衰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还与生活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环境、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除了我们熟悉的噪声损害,血管病变,感染性疾病及耳毒性药物的影响等诸多环境因素外,目前对于老年性聋这种高发性疾病的听觉系统渐进性老化的机制研究已有重要突破。本研究中发现老年性聋是老年性听觉障碍的重要致病原因,约占就诊病例的三分之一,这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的老年性聋的高发病率〔2〕相一致。这种渐进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损害耳蜗底回,导致高频听力下降,即听敏度的下降,伴言语理解能力成比例的降低,后可逐渐发展至低频。这与我们实验中观察到的DPOAE的低通过率和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听力损失程度相吻合。老年性聋的病理变化较复杂,主要为周围听觉系统,也有听觉中枢的改变,有学者认为认知功能与听力损失成正比,随着听力损失的加重,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也明显升高,特别是中度聋以上者最为明显〔3〕。我们进行的听力学检查,尤其是中枢听觉功能的检测甚至可为诊断和预测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积极鼓励老年人接受定期的听力筛查,普及听力损失的知识,提供相应的后续诊断和治疗服务,对预防和延缓老年性聋的发病有积极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是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研究对象发现中耳炎的发病率为26.94%,高于我国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发现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中耳炎)14%〔4〕的水平,这可能与本地区地处四川西南地区,生活环境、卫生习惯、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中耳炎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传导性聋的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5〕,尤其是积极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防止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6〕。而其他噪声性聋、药物性聋则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因此积极加强本地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高人们对中耳炎、噪声性聋等疾病危害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老年性聋、噪声性聋、药物性聋等疾病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程度多较重,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制止或逆转这一过程。因此对老年性听觉障碍应当采取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佩戴助听器,提高听力,无疑是治疗老年性听觉障碍最有效的措施。这种听力康复手段不仅可以改善听觉障碍所致的社交困难和抑郁,也可能有效改善中枢认知功能障碍而延缓老年性痴呆等。

      【参考文献】

      1 卜行宽,刘铤.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工作情况介绍〔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3):237.

      2 于丽玫,孙喜斌,魏志云,等.全国老年听力残疾人群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1(3):63.

      3 Uhlmann RF,Larson EB,Rees TS,et al.Relationship of hearing impairment to dementia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older adults〔J〕.JAMA,1989;261(13):1916.

      4 李爱华,李立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的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2):95.

      5 韩东一.中国聋病防治现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5(4):345.

      6 王幼勤,杨崇玲,许世文,等.贵州省0~14岁儿童听力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4):333.

    ↑上一篇:82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下一篇: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比较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