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白芍治疗过敏性鼻炎
发表时间:2011-04-19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吕佳杰 王真 严萍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白 芍 治疗体会
白芍系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栽培品种的根,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效,临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及肝气不和,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和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病证。常用量12~18g,大剂量30g。笔者导师运用大剂量白芍治疗以流涕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案介绍
例1,男,54岁,干部。有过敏性鼻炎史2年余。症见:咳嗽,鼻涕稠白,舌淡红,苔白腻,脉细。予苦杏仁、浙贝、桑白皮各12g,丹皮15g,天竺黄、焦山栀、陈皮各12g,鲜芦根30g,佛儿草15g,僵蚕、地龙各12g,穿山龙20g,生白芍30g,甘草6g。1天1剂,水煎服。1周后无鼻塞流涕,无咳嗽。诸症皆除。
例2,女,40岁,职员。哮喘兼过敏性鼻炎患者。症见:咳嗽频繁,涕多色淡黄,舌红,苔白腻,脉滑。予焦山栀、前胡各12g,肺形草、紫草、茜草各15g,枇杷叶12g,穿山龙18g,生白芍30g,甘草6g,女贞子、生玉竹、苏子各12g,地龙9g,乌元参15g,射干、苏梗各12g,鲜芦根18g。1天1剂,水煎服。1周后少许咳嗽,涕少色白。2周后诸症皆除。
2 体 会
中医认为,鼻乃人体体表器官,在功能、病理上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不可分割,与自然、社会环境亦密切相关。该病病因不外外感和内伤两端。外感者,多因病菌、病毒、过敏原、外界冷热空气变化、有害气体等。内伤者,通常认为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1]。过敏性鼻炎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鼻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肺主行水,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气中的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肺开窍于鼻,肺气失宣,则水液不得输布,上聚于鼻,则见鼻塞流涕。《名医别录》:白芍,味酸,微寒,有小毒。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王好古曰:“白芍,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白芍能够“去水气,利膀胱”, 三焦得通,津液得下。大剂量白芍配合宣肺利水之药,使三焦水气通达,则诸症自消。白芍味酸,酸主收敛,从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参考文献】
1 刘大新.浅论中医对于鼻衄与肺脾肾的辨证关系.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6,5(2):1517
2 卫淑华.温阳益气法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河南中医,2000,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