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渊康合剂治疗慢性鼻窦炎120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21  浏览次数:633次

      作者:张新友  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鼻渊康合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自制鼻渊康合剂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3.3%;治疗组有效率9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制鼻渊康合剂通过宣肺通窍化浊止痛,改善了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鼻炎 实热证 虚热夹杂证 自制鼻炎康合剂

      资料与方法

      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240例,且符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120例。其中中药组男75例,女45例,年龄7~60岁,平均48岁;西药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8~62岁,平均43岁,病程5天~3个月,平均8天。两组性别、年龄及疗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05)。

      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处方:辛荑200g,苍耳子150g,葛根150g,桂枝90g,川芎120g,白芷90g,桔梗120g,生甘草60g。制备方法:先取辛荑、苍耳子、桂枝、白芷加水约2000ml用水蒸汽蒸馏,收集馏出液适量,另器保存;残留部分与葛根、川芎、桔梗、生甘草四味药一起再加水2000ml煎煮2次。第1次煎煮1小时,得煎液1500ml;第2次加水2500ml煎煮30分钟,得煎液1000ml,合并两煎液共2500ml,冷藏静置24小时,抽取上清液加入另器保存的馏出液共约2100ml,搅拌均匀后分装,每支10ml,流通蒸汽灭菌,贴签,装盒即得。

      诊断标准及症状:鼻塞、流脓浊涕,伴头痛、头昏、头胀。体征:鼻道有脓性或黏稠分泌物,鼻甲充血、水肿。鼻窦CT排除慢性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窦占位性改变。

      中药治疗组:采用口服自制鼻窦康合剂,每日3次,每次20ml(儿童酌减)并配合复方呋麻滴鼻液滴鼻,日3次,1周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可治愈或显效。

      西药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3.0g、0.2%甲硝唑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用复方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鼻塞、头痛、头昏等症状消失,各鼻道无脓性和黏性分泌物,鼻窦CT结果提示炎症较前明显减轻或消失。②显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鼻道内或有少量黏性分泌物,鼻窦CT结果提示炎症改善。③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鼻道内仍存在大量脓浊性分泌物,鼻甲仍明显水肿,鼻窦CT提示炎症无改变。

      结 果

      对照组痊愈40例,显效6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痊愈69例,显效40例,无效11例,有效率9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因气温、居住环境的改变及空气污染、呼吸道受累、受刺激增加等,鼻窦炎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鼻渊”,《素问·气厥论》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后世医家把“浊涕下不止也”作为鼻渊的主症。中医认为,鼻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金匮真言论》日:“肺开窍于鼻”,《灵枢·脉度篇》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肺部病复其标在鼻,其本在肺。一般认为,其病机中急性期多属实证热证,慢性期多为虚热夹杂证。

      据此,我院自拟以宣肺通窍祛痰为治则,在古方苍耳子散的基础上加减,突出以性味辛温、归肺胃经,驱散风寒、通鼻窍的辛荑花为主药,配伍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苍耳子;归肺胃经、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具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白芷;归心肺经、辛温发散、温通经脉的桂枝;辛甘性凉、性善走散的葛根及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川芎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多药互相作用可使鼻窍通而知香臭、浊涕消。全方组方严谨、配伍适当,共奏通窍宣肺化浊止痛之功效。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上一篇: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下一篇:鼻出血治疗(附1000例病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