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8-02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田玉玲,刘柱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字】鼻内镜,囊肿

      内镜和微波治疗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两者的优点,笔者从2000~2006年收治了会厌囊肿2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24~53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间1~1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咽异物感。其中2例吞咽时有梗阻感,3例有会厌囊肿手术史,单发19例,多发5例。囊肿直径在0.5~2.5 cm,囊肿位于会厌谷占62.5%(15/24),会厌舌面29.2%(7/24),游离缘8.3%(2/24)。

      1.2 治疗方法 鼻内镜90°,直径8 mm,内镜监视系统(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厂),EBH-IV耳鼻喉综合治疗仪(珠海和佳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及声带息肉钳、刀及吸引装置。

      患者取坐位,用1%地卡因喷雾口咽及喉咽部,用蘸有1%地卡因的卷棉子涂抹舌根部及双侧梨状窝。麻醉满意后,患者自行牵拉舌前1/3向前下,术者左手持鼻内镜放入口腔,在监视器导引下,彻底暴露囊肿,用声带息肉刀在囊肿最膨隆处切开囊壁,并用息肉钳扩大切口,使囊液排出,将吸引器头置于囊肿内吸净囊液,用耳鼻喉治疗仪专用细长探头插入切口置于囊肿切缘处,微波功率调至55~60 W,作用时间3~4 s,可见囊壁组织迅速缩小、变白。更换插入点至所有切缘处组织发白。创面无出血,无结痂。用地塞米松卷棉子涂抹创面。术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及抗生素,1周后出院。

      2 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出血、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仅有1例出现会厌舌面与舌根粘连,行分离术后会厌活动良好。术后1周复查,囊肿完全消失,表面覆盖黄白色伪膜,创面周边组织充血,轻度水肿。术后2周复查,小的囊肿完全消失,创面大部分被正常黏膜覆盖。大的囊肿囊壁完全脱落,表面形成白色溃疡面,周边组织轻度充血。3周后复查,小的囊肿完全被正常黏膜覆盖,表面光滑。大的囊肿创面已被正常黏膜覆盖,局部凹凸不平。1个月后复查,局部黏膜光滑平坦,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会厌囊肿已往采用间接喉镜下摘除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摘除,二者均有弊端。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会厌囊肿,具有以下优点:(1)术野清晰,定位准确;(2)术中无出血,无烟雾产生,组织反应轻;(3)术后并发症少,感染机会极少,安全性高;(4)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容易接受,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上一篇:经鼻内镜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
    ↓下一篇:鼻内镜下微波烧灼治疗鼻出血63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