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窥镜下刨削钻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29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赵素芬,张俊萍,田进山,马正娟  作者单位:宁夏煤炭石嘴山中心医院,宁夏 石嘴山 753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使用刨削钻完成下鼻甲手术,保留下鼻甲黏膜的解剖及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目的。方法 对所有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诊断的患者,鼻内窥镜下运用刨削钻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85例和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65例比较。结果 两种术式在鼻塞症状改善效果、有效率方面差别不大,但是从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创面愈合、术后黏连、嗅觉减退、鼻腔干燥等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鼻内窥镜下运用刨削钻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准确性高、损伤小、保留原鼻甲黏膜功能、并发症少、容易掌握等优点,是基层医院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关键词】 鼻内镜下;刨削钻;下鼻甲黏膜;切除术

      从2006年6月开始实施鼻内窥镜下运用刨削钻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较好效果。将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85例实施本手术的患者与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65例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经术后随访半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所有符合诊断标准[1]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选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85例为治疗组,男56例,女29例,同时行鼻窦功能开放术25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5例,单纯行鼻甲手术的25例,年龄19-62岁,病程2-13年,平均5年。选2004年6月-2006年5月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病例65例为对照组,男44例,女21例,同时行鼻窦功能开放术15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2例,单纯行鼻甲手术18例,年龄21—56岁,病程2—15年,平均7年。术后随诊半年评定疗效。

      1.2 手术方法:采用0°、30°Wolf鼻内镜、美国Stryker电视显像系统及微型刨削钻,手术全部采用经口气管内插管全麻,伴有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的一般选择在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窦功能开放手术完成后进行下鼻甲手术。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下鼻甲黏膜下注射,小圆刀或钩突刀切开下鼻甲前端黏膜约0.3cm(只要能伸进刨削钻头即可),选择合适的刨削钻头进入鼻甲黏膜下由前向后开始刨削肥厚组织,术中即可观察到肥大的黏膜下组织被切除,局部凹陷,下鼻甲明显缩小,距鼻中隔及鼻腔底部约4-5mm左右,术中尽量保留鼻腔黏膜的完整。如遇到鼻甲骨性肥大、骨质增生的患者,可用刨削骨钻深入黏膜下刨削部分下鼻甲骨,也可先将部分骨质刨削断开后再将残余骨片取出,尽量不穿透黏膜层。充分止血后用高分子止血棉填塞鼻腔。填塞物24-48h取出,呋麻滴鼻液和复方薄荷油点鼻,术后根据鼻腔分泌物和结痂情况及时换药、清理分泌物和痂皮,内窥镜下换药检查,门诊定期随诊、换药。

      1.3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鼻腔通气良好,下鼻甲黏膜色泽恢复正常,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3mm左右,中鼻甲可见;显效:通气较前明显好转,偶有用减充血剂,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3mm,黏膜表面不甚光滑,色泽暗红;无效:通气无改善,下鼻甲体积无明显缩小。

      2 结果

      两组术后均在鼻内镜下换药、定期复查,随诊半年评定疗效,得到结果:两种术式在鼻塞症状改善效果、有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别不大,从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创面愈合、术后黏连、嗅觉减退、鼻腔干燥等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黏连、嗅觉减退、症状改善等的比较

      注:有效率在两组之间比较χ2值=2.24,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鼻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通过下鼻甲手术病人的术后鼻内窥镜换药、随访,发现传统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多因下鼻甲组织损伤过多、破坏鼻甲黏膜或鼻甲骨坏死,患者会出现鼻腔干燥、黏连、嗅觉异常等症状[3]。具有黏膜损伤重、术中术后易出血、术后创面大、瘢痕多、术后下鼻甲功能损伤重等一系列缺点。

      近几年很多医院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它是耳鼻喉科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鼻甲黏膜,保留黏膜功能。文章报道此方法疗效佳。考虑到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价格昂贵,费用高,不适用于基层医院。结合它的原理,就现有的设备,考虑到在鼻内窥镜下使用刨削钻在下鼻甲的黏膜下进行下鼻甲黏膜、骨质部分切除术。

      本术式适用于所有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如对于黏膜较薄、骨质增生较重的,可用特别刨削骨质的钻头深入黏膜下刨削部分下鼻甲骨,大部分可达到效果,如遇到骨质较硬,可先将部分骨质刨削断开后再将残余骨片取出,尽量不穿透黏膜层。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不易切除骨质,不适用于鼻甲骨性肥大、骨质增生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对此治疗效果可能欠佳,故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开展、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卜国铉.鼻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0-282.

      [2] 林尚泽主编.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疗效评定依据及有关解剖生理数据[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39-40.

      [3] 谢朝峰,王学林,杨燕珍.下鼻甲黏膜下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M].河北医学杂志,2005,(1):74-76.

    ↑上一篇:鼻内窥镜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28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高渗盐水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