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微波治疗外耳道息肉22例

    发表时间:2012-04-05  浏览次数:734次

      作者:赵国臣 作者单位:025450 内蒙古赤峰,赤峰市巴林左旗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微波 外耳道息肉

      本科自2004年以来应用微波治疗外耳道息肉2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2例外耳道息肉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1~66岁。首发16例,复发6例单发3例,多发3例(复发1次4例,2次以上2例)。息肉单发17例,多发5例。病史中有耳闷塞感5例,挖耳时耳道出血3例,无症状而体检时发现14例。查体:息肉位于外耳道底前中段5例,外耳道前壁5例,外耳道后壁6例,外耳道前壁及底壁均有息肉者12例,外耳道后壁及底壁均有息肉者2例,息肉呈半圆形及广基或带蒂,表面光滑,色淡红,或暗红,触之软、不痛,不出血。

      1.2 治疗方法

      术前以 2% 地卡因棉片麻醉3次后。用蚌埠华杰高新技术微波治疗仪。输出功率为30~50W,治疗时间预设1~20s。将单击辐射头置于外耳道息肉上进行凝固,每点8~18s,待外耳道息肉基底部变白凝固治疗结束。术后连续复查3周,半年后复诊时作疗效评价。

      2 结果

      术后3天内均有局部略肿胀,4天后水肿基本消退,形成干痂,12~15天干痂脱落。22例均经1次完成治疗。半年后复诊时,未见息肉复发,外耳道解剖标志正常。

      3 讨论

      当微波导入组织后,能使机体局部组织中水分子及胶体分子随交变电磁场的迅速变化而产生剧烈运动,摩擦生热,使组织从里到外瞬间凝固,部分组织坏死,达到去出病变的目的。

      其特征是在同一辐射场中,组织的损伤几乎一致,因此受治疗区域边界清楚,深度足够且深浅一致,组织损伤极小,也无炭化和气雾形成。微波能在瞬间使外耳道息肉凝固,基底破坏,达到治疗与防止息肉复发的功效。同时息肉血液中的蛋白质瞬间从里到外被凝固,血管被阻塞,有明显止血功能,故术野不会出血。微波治疗外耳道息肉与手术刮出外耳道息肉相比,具有创面小、不出血、时间短、痛苦小、术后不易复发、不应用抗生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上一篇: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症46例
    ↓下一篇:浅谈颈静脉球-鼓室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