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慢性鼻-鼻窦炎

    发表时间:2012-03-01  浏览次数:725次

      作者:王秀启,戚佃军,刘军英  作者单位:山东惠民,惠民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药性,微生物;鼻窦炎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及青霉素过敏患者。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1]。参阅国内外文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肯定,现综述如下。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鼻-鼻窦炎是鼻-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患,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常与鼻息肉同时存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鼻腔、鼻窦黏膜的结果[3],治疗方式包括鼻内镜手术和药物治疗两部分。与鼻内镜手术技术得到广泛普及的程度相比较,对药物治疗的实际重视相对不足。在联合应用手术和药物治疗方面渐成共识的同时,单独应用药物治疗,其中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值得肯定的疗效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999年,首先证实细菌生物膜存在的Costerton等[4]提出,生物膜是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常见原因,这为抗生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当鼻息肉伴有鼻及鼻窦继发感染时可考虑应用抗生素。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不仅可以降低定植菌的毒力,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5,6],而且具有抗炎活性,减少息肉内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可使息肉明显减少。在LPS诱导的感染性炎症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如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而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其弹性蛋白酶的释放,从而间接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导的黏液合成和分泌。

      刘英等[7]报道口服红霉素3个月和6个月均可使50%以上患者鼻窦CT改变明显缓解。

      正常气道黏液含有95%的水分、2%~3%黏液蛋白、1%~0.5%蛋白质、0.3%~0.5%脂质以及1%的无机盐,覆盖于气道上皮表面而形成黏液毯。黏液毯由黏液层(凝胶层)和其下方的浆液层(溶胶层)组成。气道黏液能黏附吸入气道的尘粒及微生物,而通过纤毛转运系统清除,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8]。

      研究证实,长期、低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非常有效[9,10],它们能明显减少因细胞感染或变应性炎症所引起的鼻腔黏液过度分泌,利于纤毛摆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发挥了其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如免疫调节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抑制细菌功能及生物膜的形成等[11]。研究表明,在变应性炎症和慢性鼻窦炎过程中,它们可以直接抑制鼻黏膜上皮黏蛋白的表达和黏液分泌,也可以间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的合成,黏附分子的表达等,而使黏液产生减少[11~13]。

      2006年,一项双盲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实,罗红霉素每日1次,150 mg/次,连续口服3个月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14]。

      另外,手术后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有良好的效果。2002年Cervin等[15]对鼻窦手术后仍有症状的1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给予长期小剂量的红霉素治疗(红霉素250 mg,2次/d,或克拉霉素250 mg,1次/d)连续应用3个月,如果症状无改善,则放弃治疗;如果症状有改善,则连续应用12个月。17例患者中12例对治疗有反应,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糖精试验、纤毛搏动频率、内镜检查)均有改善。Cervin等认为,长期、小剂量的红霉素治疗对手术后症状不改善,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效果较差的持续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一种常用抗生素已在鼻-鼻窦炎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会成为鼻-鼻窦炎患者康复的一条重要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徐叔云.临床药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1.

      2 林青梅,方积乾.鼻-鼻窦炎患者生存质量常用测定量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70.

      3 董震,于睿莉.鼻息肉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97.

      4 于睿莉,董震.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228-231.

      5 Abdi-Ali A,Mohammadi-Mehr M,Aghaei Y.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various antibiotics against biofilm-producing Pesudomonas aeruginosa.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6,27:196-200.

      6 Kandemir O,Oztuna V,Milcan A,et al.Clarithromycin destroys biofilms and enhances bactericidal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steomyelitis.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0:171-175.

      7 刘英,王海鹏,赵允沛,等.长期低剂量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111-113.

      8 Rennard SI,Romberger DJ.Host defenses and pathogenesis.J Semin Respir Infect,2000,1:7-13.

      9 Fujita K,Shimizu T,Majima Y,et al.Effects of macrolides on interleukin-8 secretion from 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0,257:199-204.

      10 Yamada T,Fujieda S,Mori S,et al.Macrolide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size of masal polyps and IL-8 levels in nasal lavage.Am J Rhinol,2000,14:143-148.

      11 Shimizu T,Shimizu S,Hattori R,et al.In vivo and in vitro effects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on mucus secretion i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581-587.

      12 Majima Y.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immunomodulatoy effects of macrolides on sinusitis.Am J Med,2004,117:20-25.

      13 Tamaok J.The effects of macrolides on inflammatory cells.Chest,2004,125,41-51.

      14 Wallwork B,Coman W,Mackay-Sim A,et al.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Macrol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Laryngoscope,2006,116:189-193.

      15 Cervin A,Kalm O,Sandkull P,et al.One-year low-dose erythromycin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chronic sinusitis after sinus surgery:clinical outcome and effects on mucociliary parameters and nitric oxide.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6:189-183.

     

    ↑上一篇:鼻内镜辅助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附23例报告)
    ↓下一篇: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症46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