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浅谈甲状腺手术暴露喉返神经体会

    发表时间:2012-04-01  浏览次数:770次

      张发清,丁新树 作者单位:432500 湖北云梦,云梦县惠民医院外科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是外科最常见手术之一,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关系密切,手术易损伤喉返神经,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经甲状腺手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5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患者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17~52岁。单侧甲状腺腺瘤或囊肿28例、双侧甲状腺瘤或囊肿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甲状腺癌2例。行双侧大部分切除20例,单侧全切18例,单侧次全切除16例。

      1.2 显露方法

      常规显露甲状腺后,先处理上极向下向内牵拉上极,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后,将腺体牵向对侧,显露甲状腺侧叶背面,处理甲状腺中静脉,推开甲状旁腺于气管食管沟内寻找喉返神经,先触摸到甲状软骨下角,距其下方1.5cm处多为喉返神经入喉处,一般在此处暴露寻找喉返神经。紧贴腺体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到腺体的小血管。稍加分离一般可找到喉返神经,向上追踪暴露全程,直到入喉,向下至远离甲状腺下极,即可避开喉返神经切除腺体。

      2 结果

      54例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及窒息发生,3例术后轻微声嘶,约15~30天声嘶症状消失,查喉镜声带功能正常,疗效满意。

      3 讨论

      甲状腺位于一个复杂的解剖区域,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而严重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8%[1]。喉返神经损伤主要由于手术操作的直接损伤所引起,发生原因在于腺体较大粘连或术中出血,钳夹、缝扎切除过程损伤喉返神经,其次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瘢痕挛缩所致。国外学者Lehey(1938)首次提出了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近年来强调直视下操作,熟悉局部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和减轻喉返神经的损伤有重要意义[2]。笔者认为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可避免损伤。笔者体会是:(1)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手术中正确寻找辨认喉返神经是防止损伤的关键,甲状腺中下1/3处背侧喉返神经多与甲状腺下动脉交织,该部视野清晰软组织疏松,神经走向固定,特别在甲状软骨下角外1.5cm处,神经色白约0.1~0.2cm较易辨认,喉返神经有0.5%~1.0%的先天性解剖畸形,即直接发自颈部的喉返神经,称为“喉不返神经”[3]。因此常规方法无法找到时,应想到喉不返神经可能,可以向下解剖颈部的迷走神经。(2)细心操作,术中避免不必要的出血。不可盲目钳夹组织,特别是喉返神经入喉平面与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小心解剖仔细止血,保持术野清晰,并不要使用电刀,同时要保持喉返神经的血供,寻找喉返神经时要从外侧向内侧进行,因为喉返神经血供是由神经内侧进入神经外膜。(3)气管食管沟与喉返神经关系相对稳定,左右喉返神经在颈部走向略有不同,左侧喉返神经紧贴气管食管沟垂直上行,神经多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之交叉,而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前方偏外,斜向上方。行走于气管与甲状腺下动脉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位置浅表,多行于动脉前方与之交叉。一般喉返神经直行于气管食管及其外侧0.2~1.0cm层面内[2]。此处喉返神经分支少,血管网少,在此处找到喉返神经后向上、下显露。手术操作简便,损伤风险小。

      总之,甲状腺手术主动暴露喉返神经是避免损伤的最好方法,只要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很少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张延龄,姜永峰.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6):226-228.

      2 张诚华,姚清勇,董少良,等.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6):564-565.

      3 赵俊,孙善全.甲状腺手术区喉返神经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317-319.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鼻骨骨折复位术患儿的应用
    ↓下一篇: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