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812次

      作者:董金叶,刘文霞  作者单位:青岛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 青岛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

      1临床资料

      气管切开术患者312(男207,女105)例,年龄5~76(平均43.6)岁. 其中严重的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脑部疾患198例,喉癌57例,喉梗阻Ⅲ°紧急气管切开术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1例,颈部外伤8例,大面积烧伤5例,气管异物1例. 患者仰卧,麻醉成功后,于甲状软骨角至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沿皮纹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颈前筋膜及肌层,牵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软骨环,于2~3气管软骨环间用尖刀横行切开气管前壁,分别向两侧后下方延长,形成倒“U”型瓣,轻提并翻起软骨瓣,吸除气管内分泌物,插入气管套管. 彻底止血,缝合切口. 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 d~3 mo,平均15 d. 手术中1例患者大出血死亡,292例患者术后随访至拔管后1 a,19例患者行全喉切除术,术后随访3~5 a. 3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0.25%),包括切口出血16例(5.13%),其中大出血致死3例;皮下气肿7例(2.24%);套管阻塞致呼吸困难4例(1.28%);脱管致呼吸困难3例(0.96%);支气管异物1例(0.32%);喉狭窄、拔管困难1例(0.32%). 除3例死亡外,其余并发症经及时正确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

      2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其优点是患者可以长期耐受、通气无效腔小、吸痰方便、口腔护理方便且患者可进饮食,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道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1]. 其方法和指征均比较成熟,但若处理不规范,术中、术后均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 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其中最多的为出血,其原因包括: ① 手术操作欠规范,解剖标志不清,过度伤及肌肉及血管;② 低位气管切开;③ 套管选用不当;④ 气囊应用不当;⑤ 术后体位不当;⑥ 全身因素. 术后继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包括:① 术中气管前壁切口过大,皮肤切口缝合较密. ② 手术操作位置过低,伤及胸膜顶,并发气胸、纵隔气肿. ③ 紧急气管切开时,视野不清,分离气管旁间隙时气体沿间隙进入颈、胸、腹部的皮下,形成皮下气肿. 气管套管堵塞是指套管内或套管下方有痰痂或血性结痂,堵塞呼吸道. 处理时将吸痰管自套管内插入,遇到障碍时拔出,根据深度大致可判断出阻塞部位,如果短于套管或刚好等于套管长度,可给予换管,如果障碍物位于套管下方,则给予气管内滴药. 预防气管套管堵塞主要是加强护理,防止堵塞,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 术后脱管也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3.4%[3]. 本文中3例患者发生脱管,发生率为0.96%. 1例为意识不清、烦躁的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 1例在转移患者时,头颈部活动过度导致脱管. 另1例则为肥胖患者,颈部粗短,气管套管相对较短,无明显诱因脱管. 3例患者均突然胸闷憋气,重度呼吸困难,紧急抢救,重新插管方缓解. 本文1例患者术后1 mo反复肺部感染而行胸片检查,发现左支气管异物,为一段“毛刷”,系护理人员清洗内套管时不慎所致. 所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很关键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顾恺时. 胸心外科手术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4.

      [2] 张丹,冉德军,陈翔宇,等.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处理[J]. 中国伤残医学, 2007,15(3):55-56.

      [3] 王欣.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J]. 北京医学,2004,26(4):257-258. 

    ↑上一篇:茎突综合征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下一篇: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