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托吡酯治疗卡马西平耐药性癫疒间33例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03  浏览次数:687次

    托吡酯治疗卡马西平耐药性癫疒间33例的疗效观察作者:许飞,孙红斌,刘洁,高国勋    作者单位:610072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我科从2002年10月~2004年2月对卡马西平(CBZ)耐药的33例癫疒间患者加用托吡酯(TPM)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男19例,女14例;年龄13~65岁,平均29.6岁;病程3~6年,平均4.5年。原发性癫疒间16例,继发性癫疒间17例,均符合1989年国际抗癫疒间联盟的诊断标准;均经CBZ单药治疗>1.5年,发作频率减少<50%而CBZ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发作频率≥4次/月。入组前均经过16~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10例监测期出现临床发作伴脑电图同步异常,23例未出现临床发作,但脑电图有明显异常改变。  1.2  方法  1.2.1  加药方法  TPM的初始剂量为25 mg/d,以后每周加量25 mg,目标剂量为4~6.5mg/(kg·d),分2次给药,加量期为4~8周。如达到目标剂量后出现可能与剂量有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可适当调整维持量。加用TPM后显效且持续>24周者可试转换为TPM单药治疗;观察时间48周。  1.2.2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  定期随访,记录加用TPM治疗前后癫疒间发作频率及服药的不良反应。加用TPM后4周、24周、48周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在加用TPM前及TPM加量期结束后4周检测CBZ血药浓度。以入组前3个月的平均每月癫疒间发作频率为基线,与加用TPM治疗后24周、48周平均每月癫疒间发作频率进行比较。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 ;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75%;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加重:发作频率增加≥25%。2  结果  2.1  疗效  共有31例完成24周治疗,显效16例(51.6%),其中7例(23.3%)完全控制;有效9例(29%),无效6例(19.4%),无加重,总有效率为80.6%。30例完成48周治疗,其中9例(30%)成功转换为TPM单药治疗。显效16例(53.3%),有效9例(30%),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为83.3%。48周与24周疗效基本一致。原发性癫疒间16例中显效及有效13例(81.2%),继发性癫疒间17例中显效及有效12例(70.5%),两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出现不良反应10例(30.3%),9例出现≥2种不良反应,其中食欲减退、消瘦7例次,一过性全身麻木8例次,自觉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4例次,出汗障碍1例次,2例因不能耐受的头痛、失眠伴全身麻木而退出,其余均未经特殊处理2周左右自动消失。失访1例。加量期及观察期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  2.3  对CBZ血药浓度的影响  24例完成CBZ血药浓度检测,其中CBZ血药浓度降低7%~13% 6例,增加8%~20% 3例,15例无显著变化。3  讨论   TPM除与CBZ有相似的离子通道作用机制外,并且有增加 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活性从而增加GABA介导的神经抑制作用;同时有阻滞海人酸/AMP亚型谷氨酸(Glu)受体从而阻滞Glu介导的神经兴奋作用[1]。TPM具有良好药代动力学特征,药物相互作用少。本研究对CBZ耐药患者加用TPM治疗有明显疗效,显效率为51.6%,总有效率为80.6%。这与其他研究[2,3]结果类似,可能与TPM与CBZ有部分抗癫疒间机制重叠以及TPM独特的抗疒间作用机制相关。    本研究加用TPM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但大多未经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仅2例退出。未见对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本组9例转换为TPM单药治疗后2例出现失眠、反应迟钝,经降低TPM剂量20%后症状消失,而癫疒间发作频率无增加。研究[4]证实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疒间模型中TPM与传统AEDs合用时提高传统AEDs效用和CBZ游离血药浓度。本研究提示TPM对小部分患者CBZ血药浓度有一定影响,大多无明显影响。【参考文献】  [1]陈阳镁,孙红斌,王学峰主编.癫痫治疗学[M].第1版.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86.  [2]中国托吡酯研究协作组.托吡酯多中心开放性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 132.  [3]杨少青,廖卫平,潘英,等.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疒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463.  [4]Borowicz KK, Luszczki JJ,Duda AM,et al. Effect of Topiramate on the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of conventional antiepileptic drugs in two models of experimental epilepsy[J] . Epilepsia, 2003,44:640.

    ↑上一篇:小脑恶性肿瘤的MRI特征
    ↓下一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