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0-03-15  浏览次数:689次

    作者:师俊萍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评价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中药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组同时给予长春西汀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效疗评定。结果 经长春西汀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长春西汀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关键词】  长春西汀;脑梗死;临床疗效

           我们于200801~200901应用长春西汀(Vinpocetine)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6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2]且符合下列条件:(1)头颅CT除外脑出血;(2)SBP≤180mmHg,SDP≤110mmHg;(3)具有出血史、溃疡病史,近期手术,肝肾功能不全,使用抗纤溶药物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0~80岁,平均61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9~75岁,平均59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治疗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长春西汀20mg加入5%葡萄糖250m l或者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1次/d,连续14d。②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250ml或者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1次/d,连续14d。2组可根据情况可用肠溶阿司匹林、尿激酶、东菱迪芙等治疗,并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给予相应基础疾病的治疗。

      1.2.2  疗效评定标准: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①基本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生活自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②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部分能自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90%。③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1级以上,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9%~45%。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9%以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电脑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t=0.56,P>0.05),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t=15.69,P<0.05),且疗效更加明显(χ2=10.91,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略)

      治疗过程中1例由于静脉输入长春西汀过快出现血压降低,病人感头晕,减慢滴速症状消失,其余均末见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组病人治疗过程中分别监测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均末见异常改变,2周后复查CT或MRT均末见出血。

      3  讨论      长春西汀是从夹竹桃科小蔓长春花(vinca Minor L)提取的生物碱,经合成、筛选一系列衍生物而开发的阿扑长春胺酸乙酯制剂,具有高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是一种脑循环和脑代谢促进剂[2]。研究发现,长春西汀有多种有益于脑的药理作用:(1)抑制磷酸二酯酶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另有选择性增强脑缺血区的血供,故有反“盗血”机制。(2)促进脑部葡萄糖和氧摄取与利用,增加ATP,减少缺血缺氧时乳酸的生成。(3)防止兴奋性氨基酸致脑细胞兴奋中毒性死亡,减轻脑缺氧损害,保护神经元。(4)可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防止脑细胞损害。(5)长春西汀还能降低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变特性和血流动力学,改善脑微循环和脑氧供,改善脑代谢[3]。(6)抑制电压依赖性Na+通道,防止细胞水肿,防止缺氧时细胞内过多的Na+对细胞ATP产生的严重影响,并促进组织细胞有氧代谢和ATP合成,从而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因其药理作用广泛,故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研究中发现经长春西汀治疗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除1例因输液过快致血压一过性降低头晕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心脏及血液各种监测指标均未见异常反应,充分说明了其安全、可靠。      总之,长春西汀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时被广作神经保护剂,具有改善脑灌注和脑供氧的作用[45]。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IR、高胰岛素水平和高血糖。高血糖可使细胞内Ca2+超载,线粒体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6]。另外长春西汀还有抑制氧自由基过量生成,阻断钙离子通道,减轻脑内钙离子积聚,从而防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浓度、减少血小板聚集而改善微循环,保护存活的脑细胞,逆转梗死灶周围的神经细胞功能,有利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朱建琴,于建刚,钱建东.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7879.

      [2] 张冬平,于燕.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5):297298.

      [3] 胡新政,徐建军.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3):285286.

      [4] 芦广萍,庞学书,闫爱春.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评价[J].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8):10601061.

      [5] 宋书意.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051306.

      [6] 罗雪丹.胰岛素抵搞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6):35.

     

    ↑上一篇:脂联素SNP45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注射用尼麦角林在改善脑功能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