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脾动脉灌注脾血回输技术在脾切除术中的禁忌探讨

    发表时间:2011-09-19  浏览次数:507次

      作者:张忠发1,王光勇1,陈玉祥2,魏禹1  作者单位: 四川德阳,德阳市人民医院 2 618000 四川德阳,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脾,切除术,动脉灌注,回输

      脾切除特别是巨脾切除术中如何充分利用脾血,减少输血及并发症是医务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脾动脉灌注脾血回输在脾切除术中是回收脾血最安全、最彻底的方法。为正确运用该技术,严格禁忌证,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61例脾切除,其中57例行脾动脉灌注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6例,女15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55±12)岁。病史6个月~20年。61例中肝炎后肝硬化4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脾巨大血管瘤1例,脾多发性囊肿1例。其中1例术中脾静脉损伤出血800ml,1例脾周感染严重,1例脾周粘连严重侧支血管丰富,1例术中损伤脾脏修补不成功,未见灌注。并发脾功能亢进5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例。Ⅰ度脾2例,Ⅱ度脾39例,Ⅲ度脾20例。脾功能Child 2-Pugh分级:A级26例,B级33例,C级2例。行脾动脉灌注断流术55例[1],脾动脉灌注脾切除2例。

      1.2 结果

      57例脾动脉灌注者术前Hb(101.7±11.8)g/L,术后Hb(115.6±14.4)g/L,术前HCP(30.1±6.4)g/L,术中失血50~700ml,平均148.6ml,输异体血0~400ml,平均86.4ml。

      2 讨论

      脾切除是治疗巨脾、脾功能亢进、缓解肝硬化的发展及脾血管瘤、脾囊肿的最有效方法。正常脾脏贮血约150~200ml,巨脾贮血量可达数千毫升[1]。手术时为减少出血,充分利用脾血备受外科医生的关注。不少学者选用传统方法回收利用脾血,也有人主张单纯结扎脾动脉或用血液回收机回收脾血,但均有脾血回收不全或加入抗凝剂及不可避免的外源性污染。而脾动脉灌注脾血回输是最为安全、最为彻底的方法。为确保灌注成功,严格禁忌证,通过本组认为凡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视为禁忌:(1)对术中损伤脾脏修补不成功或术中损伤脾静脉者。本组1例术中在近脾门处损伤脾静脉出血800ml,而阻断脾门控制出血,无法再行灌注;1例在横断脾胃韧带时损伤巨脾,行脾修补未控制出血,放弃灌注。(2)对脾结核、脾脓肿、严重脾周炎者,灌注时易将感染的细菌带入体循环,致感染扩散。(3)对脾周粘连重、分离困难者,特别是脾周已形成广泛侧支血管者,行灌注后断流术,其脾血回收不全,同时还将破坏门体之间自然形成的交通支,手术风险大,出血多,甚至致术后门静脉压力的显着上升,诱发曲张静脉出血和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2]。(4)脾脏恶性肿瘤者,灌注时可将肿瘤细胞带入体循环,促进肿瘤转移。(5)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者应慎用或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因为单位时间内补充液过多会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诱发急性心力衰竭[3]、肺水肿。

      【参考文献】

      1 王光勇,陈玉祥,魏禹,等.平衡液在脾动脉灌注脾血回输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7(4):241-243.

      2 冷希全.肝移植时代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策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5):373-376.

      3 陈玉祥,王光勇,刘震,等.脾动脉灌注脾血回输技术在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西部医学,2009,21(12):2144-2145.

    ↑上一篇: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45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